[发明专利]翻转叠合机构和翻砖叠砖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8489.8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卿上军;张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00 | 分类号: | B65G57/00;B65G57/32;B65G15/22;B65G47/24;B65B35/50;B65B35/44;B65B35/5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李国钊 |
地址: | 528313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叠合 机构 翻砖叠砖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叠合机构和翻砖叠砖机,属于陶瓷及石材制品加工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陶瓷或石材制品包装和物流阶段的、采用肘节结构的翻转叠合机构和翻砖叠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瓷片或石板等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一般具有精致的正面和粗糙的底面,正面经过相关设备加工而成,表面质量高,设有精美的图案和花纹,而底面用于铺设,无需多余的加工程序,一般比较粗糙。对于墙地砖生产厂家而言,在瓷片或石材制品的机械化包装作业中,传统的叠砖方式为层叠,即上层砖制品的底面直接压在下层砖制品的正面上。这种层叠方式,砖堆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上、下砖制品间会出现错动,上层砖制品的底面容易刮伤下层砖制品的正面,特别是底层砖制品,从而严重影响砖制品的质量和美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生产厂家在叠砖前先翻转部分砖制品,使砖堆叠合后上下层的码放是砖制品的正面贴正面、或底面贴底面,从而有效防止砖堆在层间错动时刮伤砖制品的正面。这种方法已经被国内墙地砖生产厂家普遍采用,但是目前这种翻砖叠砖作业方法基本都是手工完成,尚无相关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因此,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备翻转和叠合功能、速度快、效率高且成本低的翻转叠合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翻砖叠砖功能、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的翻砖叠砖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翻转叠合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承面和第二支承面,第一支承面的一端侧与第二支承面的一端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面绕一定轴转动并带动第二支承面转动使第一支承面与第二支承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180度之间变化。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承面的相对端侧与一定轴铰接且其面体部分与一转动组件连接,及第二支承面的面体部分与一滑动组件连接。
上述翻转叠合机构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承面,该第三支承面两相对端侧分别与第一支承面、第二支承面活动连接;当第一支承面与第二支承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180度之间变化时,所述第三支承面保持水平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支承面通过平行四边形结构或链轮链条结构保持水平设置。
上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转轴连接的曲柄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承面和曲柄铰接的连杆。
上述述滑动组件包括导轨、滑行于导轨上的滑块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承面和滑块连接的支撑杆。
进一步,所述支承面为带输送动力的支承面。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翻砖叠砖机,有一机架,所述机架设有一定轴及一翻转叠合机构,该翻转叠合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承面和第二支承面,第一支承面的一端侧与第二支承面的一端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面绕该定轴转动并带动第二支承面转动使第一支承面与第二支承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180度之间变化。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承面的相对端侧与一定轴铰接且其面体部分与一转动组件连接,及第二支承面的面体部分与一滑动组件连接。
上述翻砖叠砖机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承面,该第三支承面两相对端侧分别与第一支承面第二支承面活动连接;当第一支承面与第二支承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180度之间变化时,所述第三支承面保持水平设置。
进一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转轴连接的曲柄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承面和曲柄铰接的连杆。
进一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轨、滑行于导轨上的滑块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承面和滑块连接的支撑杆。
上述机架设有皮带输送机构,该皮带输送机构设有主传动组件和从传动组件;所述主传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主皮带、主皮带轮和主轮轴,主皮带轮与主轮轴固定连接且通过主皮带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从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皮带轮和第一从动轮轴、第二从动皮带轮和第二从动轮轴、第三从动皮带轮和第三从动轮轴、第四从动皮带轮和第四从动轮轴,第一从动轮轴与机架固定连接且每一从动皮带轮与从动轮轴均为活动连接;及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与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缠绕有第一从动皮带,第三从动皮带轮与第四从动皮带轮之间缠绕有第二从动皮带,第二从动皮带轮与第三从动皮带轮之间缠绕有第三从动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用抗氧化降解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