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7680.0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3/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颜色 切换 触控笔 装置 | ||
1.一种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适用于具有一触控屏幕之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装置包括有:
一本体;
若干个发光组件,该些发光组件是设于该本体中,且每一发光组件是可分别投射不同颜色之光;
一调整部,是位于该本体上,且该调整部之表面上是具有与该些发光组件相对应之若干个颜色;
其中,当该调整部被作动,使该调整部上其中之一颜色被指定时,该些发光组件其中之一即发出该颜色,并使该本体显示该颜色,且当该触控笔装置被使用于该触控屏幕时,该触控屏幕显示该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是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复数个通孔,且该些发光组件是位于该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指标,且该指标是用以指定该调整部上其中之一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是具有:
一外壳,其是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外壳是呈一透明状,且该容置空间是具有一内侧面;以及
一内层,是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内层之一表面是可反光,且该表面是与该内侧面相距一距离,当该些发光组件其中之一发光时,光可在该内侧面及该表面间进行折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组件是可为一发光二极管(LE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组件数目是与该调整部上之颜色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装置是具有一信号发送器,当该调整部上其中之一颜色被指定时,该信号发送器即发送与该颜色相对应之一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发送器是以蓝芽传输、无线局域网络(WiFi)或是射频识别(RFID)其中之一的方式,传送该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是具有一信号接收器,用以接收该信号。
11.一种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适用于具有一触控屏幕之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装置包括有:
一本体;
若干个发光组件,且该些发光组件是位于该本体中,且每一发光组件是分别投射不同颜色之光;以及
一调整部,是位于该本体上,且该调整部之表面上是具有若干个颜色;
其中,当该调整部被调整,使该调整部上其中之一颜色被指定时,该些发光组件混合至少其中之一发出该颜色之光,并使该本体显示该颜色,且当该触控笔装置被使用于该触控屏幕时,该触控屏幕显示该颜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是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复数个通孔,且该些发光组件是位于该通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指标,且该指标是用以指定该调整部上其中之一颜色。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是具有:
一外壳,其是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外壳是呈一透明状,且该容置空间是具有一内侧面;以及
一内层,是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内层之一表面是可反光,且该表面是与该内侧面相距一距离,当该些发光组件混合至少其中之一发光时,光可在该内侧面及该表面间进行折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组件是可为一发光二极管(LED)。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多种颜色切换之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部表面上之颜色,是可藉由至少其中之一之该些发光组件所发出之光所投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6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