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背板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930.1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2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忠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6;B27D1/08;B27D5/00;B24B21/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300江苏省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面背板的制备方法,属木材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城市建筑日益增多,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在建筑装修中,板材是用量最大的建筑装饰材料,现有的板材加工大多是产出的半成品,需要再加工才能成为成品,经过几道加工,木材浪费很大,不利于国家资源的保护。对于复合板材的加工,一般是这样的:将板材置于压板机中,并在板材的结合面涂抹胶体,使其粘合,然后压制成型,取出板材,按所需尺寸进行切削处理后得型材。这种加工方法增加了设备,加大了产品成本,操作麻烦,物料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面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芯板和面背板的加工工艺,采用对芯板、面背板的涂胶、陈化、预压、热压、贴面、嵌补、砂光几个工序的加工,由于对陈化、预压、热压过程时间、压力、温度的控制,使板材结合牢固,节省了人力、物力,生产出尺寸合理,外形美观,性能可靠的建筑装饰用板材。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面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芯板和面背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芯板的准备:芯板的拼缝紧密,没有重叠和离缝,20mm以上的死节、孔洞需要挖修,用烘干机烘干芯板,使芯板的含水率低于12%;
(2)涂胶:对于芯板和面背板的双面,芯板:320±20g/m2,贴面:280±20g/m2,陈化时间为4-5小时;
(3)预压压力:芯板:16-18Mpa,面背板15-17Mpa;
(4)预压时间:芯板:气温10℃以下为50分钟,气温10-20℃之间为40分钟,气温20℃以上为30分钟,面背板:气温10℃以下为20分钟,气温10-20℃之间为15分钟,气温20℃以上为10分钟;
(5)热压:芯板:厚度:mm<5时间:S/mm40
5-12 60
>12 80
温度:130-140℃,压力:16-18Mpa。
贴面:热压时间:3分钟,压力:15-16Mpa。
热压温度:105-115℃。
(6)嵌补:对于步骤(2)、(3)、(4)、(5)下来的板材,板面有裂缝、小孔洞及毛刺沟痕均需嵌补,所用腻子需饱满、光滑,填补缺陷处后,将残余腻子清除干净;
(7)砂光:芯板的砂削量为;0.4-0.5mm,使用60目砂带,面背板砂削量为:0.02mm,使用120目砂带,速度为25-30m/分钟;
(8)将上述经砂光的板材,整理入库。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制备方法,采用对芯板、面背板的涂胶、陈化、预压、热压、贴面、嵌补、砂光几个工序的加工,由于对陈化、预压、热压过程时间、压力、温度的控制,使板材结合牢固,节省了人力、物力,生产出尺寸合理,外形美观,性能可靠的建筑装饰用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面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芯板和面背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芯板的准备:芯板的拼缝紧密,没有重叠和离缝,20mm以上的死节、孔洞需要挖修,用烘干机烘干芯板,使芯板的含水率低于12%;
(2)涂胶:对于芯板和面背板的双面,芯板:320±20g/m2,贴面:280±20g/m2,陈化时间为4小时;
(3)预压压力:芯板:16Mpa,面背板15Mpa;
(4)预压时间:芯板:气温10℃以下为50分钟,气温18℃,为40分钟,气温20℃以上为30分钟,面背板:气温10℃以下为20分钟,气温18℃,为15分钟,气温20℃以上为10分钟;
(5)热压:芯板:厚度:mm<5时间:S/mm40
5-12 60
>12 80
温度:130℃,压力:16Mpa。
贴面:热压时间:3分钟,压力:15Mpa。
热压温度: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忠,未经李文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