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音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382.0 | 申请日: | 200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星波纹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0 | 分类号: | F01N1/00;F01N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68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消音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尤其是鼓风机及空压机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消音器为小孔消音器,如图1所示,由进气管1’、进气孔2’、壳体3’、排气孔4’和封头5’组成,进气孔2’为小孔状,排气孔4’为小孔或长槽状,小孔消音器的原理是以喷气噪声的频谱为依据的,如果保持喷口的总面积不变而用很多小喷口来代替,当气流经过小孔时、喷气噪声的频谱就会移向高频或超高频,使频谱中的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对人的干扰和伤害,但这种消音器外观差,消音效果也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观美观,消音效果更好的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消音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音器,包括进气管、壳体和封头,所述进气管上开有多个小孔状的进气孔,所述进气管顶部封闭,所述壳体内靠近封头处设有一块固定挡板将壳体分为壳体前腔和壳体后腔,所述固定挡板上开有多根内管连通壳体前腔和壳体后腔,所述壳体后腔上开有多个环形槽孔。
所述内管在长度上,其进气端超过进气管的一部分进气孔,出气端超过壳体环形槽孔。
所述内管的根数为3~8根。
所述内管腔横截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进气管横截面积。
本发明的一种消音器,气流由进气管进入,并通过多个小孔状的进气孔进入壳体前腔,这部份直接利用了小孔消音器的原理消音。达到部分消音后的气流一部分直接由开在固定挡板上的多根内管进入壳体后腔,还有部分气流则撞击到固定挡板并产生回流后再进入内管,两股气流有一定互抵从而降低噪声,气流进入壳体后腔后撞击到壳体顶部的封头,又产生一次迂回运动,最后气流经由壳体后腔的环形槽孔排出进入大气。所述内管在长度上,其进气端超过进气管的一部分进气孔,出气端超过壳体环形槽孔,这样能使进入壳体前腔的气流尽可能多的进行回流后再从内管进入壳体后腔,增加消音效果。所述内管的根数为3~8根,所述内管腔横截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进气管横截面积,这样能保证进出气流的畅通,避免影响气流流速。
本发明的优点是消音器增加固定挡板,使外筒分为前后腔两部份,消音效果得到增加;内管的增加,使气流产生回流,同时符合小孔消音的效果;环形槽孔,相比之下外观美观,消音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管,2、壳体,3、封头,4、进气孔,5、固定挡板,6、内管,7、环形槽孔,8、壳体前腔,9、壳体后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消音器,包括进气管1、壳体2和封头3,进气管1上开有多个小孔状的进气孔4,进气管1顶部封闭,壳体2内靠近封头3处设有一块固定挡板5将壳体2分为壳体前腔8和壳体后腔9,固定挡板5上开有3根内管6连通壳体前腔8和壳体后腔9,壳体后腔9上开有多个环形槽孔7,内管6在长度上,其进气端超过进气管1的一部分进气孔4,出气端超过壳体2环形槽孔7,内管6腔横截面积总和等于进气管1横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星波纹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星波纹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流通道电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厕所的蹲式便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