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桥从动轮锻造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940.1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2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姜玉兰;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28 | 分类号: | B21K1/28;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16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桥 动轮 锻造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桥从动轮的锻造工艺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小型锻造设备上制坯、在轧环机上轧制的汽车后桥从动轮的锻造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从动轮坯锻造工艺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工艺方法的程序依次是:下料、将圆柱形的工件镦粗、冲孔、冲连皮、用锥形孔头过孔、用空气锤压扁、最后在轧环机上轧制,此种锻造工艺加工的锻件,两个端面有明显凹陷,因此,厚度方向要有较大的加工余量,浪费原材料;
第二种工艺方法的程序依次是:下料、将圆柱形的工件镦粗、冲孔、冲连皮、在摩擦压力机或模锻锤上利用模具来模锻整形、最后在轧环机上轧制,此种工艺方法所需模锻设备吨位大。
这两种工艺方法的不同是冲连皮之后的过程,第一种方法采用压扁工序,利用空气锤对制件进行压扁,而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模锻整形工序,也即在摩擦压力机或模锻锤上利用模具来模锻整形,从这两种方法中可以看出,由于利用不同的设备决定了工艺方法的不同,但两者都存在各自的缺点,第一种方法中利用空气锤压扁的程序,使模件两个端面有明显凹陷,厚度方向要有较大的加工余量,浪费原材料,而第二种方法利用锻造模具对锻件进行模锻,所用的摩擦压力机设备吨位大,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从动轮锻造工艺方法,使得此工艺所需制坯锻造的设备小,而且有效减小端面凹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桥从动轮锻造工艺方法,包括下料、将圆柱形的工件镦粗、冲孔、冲连皮的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压平模具上压平:将冲连皮后的工件放在砧子上,利用压平成型模具局部压平成型,压平整形部分的锥角与从动轮锥形端面锥角相等,内孔被成型为阶梯孔;
2)在环件轧制模具上扩孔。
本发明的汽车从动轮的锻造工艺方法,使得此工艺所需制坯锻造的设备小,而且有效减小端面凹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从动轮锻件纵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压平模具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压平模具与制件的装配图;
图4为本发明环件轧制模具主辗压轮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环件轧制模具与锻件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汽车后桥从动轮坯剖面图,其底面为平面,上面为锥面,内孔为台阶孔,大台阶带有斜度。
汽车后桥从动轮锻造具体工艺步骤包括:
1)下料:先计算锻件体积,下料体积=锻件体积×1.10,根据体积相等原则计算出下料的圆柱形料高片及直径D,并保证
2)镦粗:镦粗后高度≥从动轮锻件高度+10mm。
3)冲孔:采用的冲孔冲头直径为100mm。
4)冲连皮;
5)用压平模具压平:图2为本发明压平模具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压平模具与制件的装配图,压平模具压制的制件的高度比锻件高度小3~5mm。
本发明的压平成型模具6,整体为圆盘形,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平面,外力施加在上表面,所述下表面形状与制件7形状相配合,在下表面圆周外缘由内向外具有一向下的第一锥角2,其锥度与锻件7的外边缘向下方向的锥度相同;与第一锥角2相连且方向相反还具有第二锥角1,第二锥角1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状,依次为第一圆弧3、第二圆弧4、第三圆弧5,这种圆弧曲线形状可以避免锻件产生叠加现象,压平成型模具底部圆柱形外径等于用于冲孔的冲子的外径,压平成型模具底部至第一锥角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即压平模具的高度等于锻件7的高度。
所述第一锥角2的锥度为10.5°;
所述第二锥角1的锥度为15°;
所述第一圆弧3的半径为8-12mm;
所述第二圆弧4的半径为30-50mm;
所述第三圆弧5的半径为5-8mm。
图3是本发明的压平成型模具与制件的装配图。在进行压平工序时,将制件7放置于砧子8上,将压平成型模具6放在制件7上面,用空气锤施加外力,将制件7压成所需的形状。
6)在环件轧制模具上扩孔:所述环件轧制模具包括主辗压轮9和芯辊10,图4为本发明环件轧制模具主辗压轮剖面图,主辗压轮型腔11宽度尺寸=锻件高度尺寸×1.015,且其形状与锻件形状相似;图5为本发明环件轧制模具与锻件的装配图,芯辊10的阶梯形状与锻件7的内孔阶梯形状相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连接器
- 下一篇:热管式多孔泡沫金属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