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道路机非分隔带进行机动车临时停车带设置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846.6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道路 分隔 进行 机动车 临时 车带 设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道路机非分隔带进行机动车停车带设置的控制方法,涉及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和管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车辆停放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停车设施按照其位置布局的不同,可以分为路内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两种,其中,路内停车带利用道路的空间资源作为停车载体,和路外停车设施相比,具有设置灵活简单、建设成本低、占用空间少、停车便利等优点,但是由于路内停车不仅以道路作为其停放空间,而且作为其驶入和驶出的通道,因此对路段上交通流运行的影响也最为直接。
就当前路内停车带的设置技术而言,一是将停车位直接设置在人行道,这种方式对道路运行车辆干扰较小,但是对步行交通影响很大,而且对人行道宽度的要求也很高;二是将停车位设置在道路最外侧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上,这种方法停车便利,但是对于道路上车辆的通行能力影响很大,如美国《交通工程手册》指出,路内停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降低达1/4~1/3,国内的梅振宇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城市路内停车设施规划与设置方法研究》中也发现,路内停车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运行将产生多重的摩擦与阻滞效应,并产生车速降低和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三是将路内停车为设置在道路横断面为三块板的非机动车专用道上,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对机动车交通运行的干扰,但是其缺点包括(1)停车位的设置以平行式排列进行,在同等长度的道路上相对于斜列式和垂直式停车位设置,其能够提供的停车泊位数最少,(2)即使采用平行式停车位排列,其对自行车专用道的宽度要求至少在4.0米以上,否则无法同时实现车辆停放和车辆驶入、驶出停车位的功能,(3)对非机动车专用道上的交通运行同样产生直接的干扰。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道路机非分隔带进行机动车临时停车带设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机动车辆停放便利性的同时,明显降低车辆停放和驶入、驶出停车位对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运行所产生的干扰,增加同等道路长度条件下停车泊位设置的数量,并降低路边停车泊位设置对非机动车道宽度的要求。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利用道路机非分隔带进行机动车临时停车带设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道路机非分隔带,通过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中部设置机非分隔带,再在机非分隔带上设置机动车停车带和机动车直行专用道,将机非分隔带两侧的道路连通。具体方法如下:
在道路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部设置机非分隔带,再在机非分隔带上设置机动车停车带以及机动车直行专用通道,将机非分隔带两侧的道路连通;机动车停车带用于机动车道上的车辆进行临时停放,机动车直行专用通道用于停放车辆驶出停车带后的车流驶入机动车道。机动车直行专用道设置在机动车停车带的下游。
所述的机非分隔带的宽度A应满足:A≥L·sinθ+W·cosθ。其中:L为停放机动车的车身长度,W为停放机动车的车身宽度,θ为停放机动车的车身与机非分隔带水平方向所形成的夹角;所述的非机动车道宽度大于2.5米,机动车停车带和机动车直行专用道之间的距离大于50米。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除了将路内停车带设置于人行道的方法以外,传统路内停车带的设置或者将其设置于道路最外侧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或者利用横断面为三块板的非机动车专用道进行路内停车带的设置。对于将路内停车带设置于道路最外侧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的情况,技术背景中已经说明,将直接影响道路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的运行。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将停车带设置于机非分隔带上,不直接占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空间资源,因此在满足机动车停放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并降低交通安全隐患。
对于将机动车停车位设置于横断面为三块板的非机动车专用道上的方法,法尽管可以降低对机动车交通运行的干扰,但是其缺点也同样明显,如技术背景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保障机动车停车位不直接占用非机动车专用道的空间资源,斜列式停车位的设置角度取决于机非分隔带的宽度,并且明显多于同等长度下平行式排列的停车位设置方法,同时对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要求降低为2.5米,并利用机动车直行专用道的设置保障临时停放的机动车能够利用非机动车专用道驶入机动车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有: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2、机非分隔带3、机动车停车位4、机动车直行专用道5、机动车6、机动车直行车流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子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体装饰干挂板安装龙骨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配电计量综合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