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填料化改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712.4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邓东升;洪振舜;张铁军;丁建文;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B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2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水量 疏浚 淤泥 填料 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处理成直接可用于河堤、淤泥堆场围堰良质填料的技术,为高含水量淤泥填料化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废弃淤泥的有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属于水利和港口航道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航道、输水河道的清淤和港口新建、扩建工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1-4],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废弃的疏浚淤泥达到10000万m3以上:其中沿海地区如东海、北海地区产生了相当量的疏浚淤泥,同时为了河道能够维持正常的泄洪能力和保证内陆航道的畅通,内陆河道的疏浚工程量也相当可观。目前绝大部分内陆疏浚淤泥是废弃于陆地抛填区或低洼地区,有些占用原来的鱼塘或耕地,而目前土地宝贵,征地费用很高[5],例如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土地征用的经费占工程总费用的60%左右。另一方面,目前在大多数工程建设中,例如河堤的培土加固、公路建设、各种房屋建筑填方工程都需要大量的良质填土材料,这些填土材料一般通过开挖耕地、河床采砂、开山采石(土)等方法才能保证,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土方资源容易造成环境破坏问题。此外,在平原地区,良质填土材料还经常通过外购解决。
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废弃疏浚淤泥是工程界十分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经常采用淤泥固化处理,即在疏浚淤泥中添加水泥系固化剂搅拌后用于筑堤,取得了废弃物有效利用的良好效果,如经对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东南大学提出了《袋装固化淤泥的堤坝填筑方法》[6](专利申请号:200610038969.3)、河海大学提出了《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7](专利号:ZL 03113373.8)和《泡沫塑料颗粒混合轻量土及生产方法》[8](专利号:03113369.X)等均属于水泥系固化淤泥的方法。应该指出的是,固化淤泥要求一次成型,需要专用的施工设备和搅拌技术,这样的要求限制了淤泥固化处理技术在我国工程上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结合我国目前的淤泥疏浚施工设备较为简单,施工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提出通过外加生石灰对高含水量疏浚淤泥进行改性处理,将高含水量的疏浚淤泥处理成一种松散的良质土的技术。生石灰已经广泛应用于处理高液限土和膨胀土,主要集中在将高液限粘性土和膨胀土处理成路用填料方面的研究[9-14]。此外,已有的生石灰处理高液限土和膨胀土所针对的原料粘性土的含水量均较低,一般不超过30%。本发明解决的是处理含水量高达60%以上,甚至高于液限的疏浚淤泥,以期为高含水量淤泥填料化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废弃淤泥的有效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Lee,S.L.Karunaratne,G.P.Yong,K.Y and Ganeshan,V.(1987).Layeredclay-sand scheme of land reclamation[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ASCE,113(9):984-995.
[2]Cargill,K.W.(1984).Prediction of consolidation of very soft soil[J].Journal ofGeotechnical Engineering,ASCE,110(6):775-795.
[3]朱伟,张春雷,高玉峰,刘汉龙.疏浚泥处理再生资源技术的现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25(4):39-41.
[4]姬凤玲,朱伟,张春雷.疏浚淤泥的土工材料化处理技术的试验与探讨[J].岩土力学,2004,25(12):1999-2004.
[5]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3月.
[6]洪振舜,邓永锋,沈水龙:袋装固化淤泥的堤坝填筑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038969.3.
[7]朱伟,张春雷,范昭平,李磊: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13373.8.
[8]朱伟,姬凤玲,魏康林,范昭平:泡沫塑料颗粒混合轻量土及生产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03113369.X.
[9]李光,蒋李珍,刘银生.高液限粘土的石灰改良填筑技术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3,4(29):31-32.
[10]兰永红,刘世平,张俊.高液限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在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3,No.3:16-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开关铝制壳体摩擦喷粉涂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