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铆枪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9598.3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新;曾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延新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36;B21J15/16;B21J15/26;B21J15/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42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铆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铆钉的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利用电机带动拉铆机构完成拉铆操作的拉铆枪。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使用的拉铆枪有手动型和气动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各有其缺点,其中手动型拉铆枪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容易造成体力疲劳等缺陷;气动型拉铆枪在使用中需配备气泵提供动力源,比较麻烦,同时会有噪声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出力强劲、避免误操作可能带来隐患的一款新型拉铆枪。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钉嘴,钉嘴上开设有允许插入铆钉的通孔,在钉嘴一侧的壳体内滑动连接有拉铆装置,该拉铆装置滑动方向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在壳体内设有驱动拉铆装置相对于钉嘴作来回滑动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所述拉铆装置包括在钉嘴右侧的爪脚固定器,爪脚固定器内设有爪脚,爪脚右侧设有与其右端面相接触的爪脚压紧器,该爪脚压紧器设置在拉杆左段的安装孔内,安装孔内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左端顶在爪脚压紧器右端面上,且爪脚固定器与拉杆固定连接。
拉杆右段设有与安装孔同轴的卸料孔,且卸料孔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直径,使得卸料孔与安装孔的连接处形成台阶,在与卸料孔对应的壳体上设有卸料口,便于卸料。拉杆的右段直径小于其左段的直径,使拉杆外圆面呈阶梯状,拉杆的右段与滑座内设置的滑座孔滑动配合,滑座安装于壳体内。
在驱动装置中,球头扳轮的凸起部插入设置于拉杆上的凹陷内,球头扳轮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贴合在推力轴承上,在两个推力轴承的轴孔内有偏摆凸轮,偏摆凸轮与轴连为一体,轴的端部安装于轴承内,轴承支撑于壳体上,偏摆凸轮利用轴与齿轮箱的主轴相连。
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开关按钮右侧的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右端固定于壳体内,开关按钮通过其上的凸销与摆杆相连,在摆杆上设有复位弹簧,摆杆的一端连接有偏摆器,偏摆器的右侧为安装于主轴上的凸轮组,主轴与齿轮箱的传动轴连接,主轴转动时带动凸轮组上不同的凹凸触点将偏摆器顶开一定的角度,摆杆的另一端点与微动开关的触点相对产生运动,实现马达的启动与停止。
爪脚的前后端面均为内斜面,爪脚固定器前端面为与爪脚的前端面相配合的内斜面,爪脚压紧器的前端面为与爪脚的后端面配合的外斜面。
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出力强劲,避免了误操作可能带来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图。
图5是开关的立体图。
图6是开关装置的一种平面状态图。
图7是开关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状态图。
图8是铆钉穿入工件后的状态图。
图9是铆钉的头端面变形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在壳体21内固定设置有钉嘴1,钉嘴1上开设有用于插入铆钉的通孔28,在钉嘴1一侧的壳体21内滑动连接有拉铆装置,该拉铆装置的滑动方向与通孔28的轴线方向一致,在壳体21内设有驱动拉铆装置相对于钉嘴1作来回滑动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所述拉铆装置包括设置在钉嘴1右侧的爪脚固定器3,在爪脚固定器3内设有爪脚2,爪脚2的右侧设有与其右端面相接触的爪脚压紧器4,该爪脚压紧器4设置在拉杆6左段的安装孔29内,安装孔29内设有压紧弹簧5,压紧弹簧5的左端顶在爪脚压紧器4的右端面上,且爪脚固定器3与拉杆6固定连接。
拉杆6的右段设有与安装孔29同轴的卸料孔30,且卸料孔30的直径小于安装孔29直径,使得卸料孔30与安装孔29的连接处形成台阶,在与卸料孔30对应的壳体21上设有卸料口32。拉杆6的右段直径小于其左段的直径,使拉杆6外圆面呈阶梯状,拉杆6的右段与滑座34内设置的滑座孔滑动配合,滑座34安装于壳体21内。
在驱动装置中,球头扳轮11的凸起部插入设置于拉杆6上的凹陷内,球头扳轮11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贴合在推力轴承10、12上,在两个推力轴承10、12的轴孔内有偏摆凸轮20,偏摆凸轮20与轴(图中未示)连为一体,轴的端部安装于轴承7内,轴承7支撑于壳体21上,偏摆凸轮20利用轴与齿轮箱17的主轴16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延新,未经孙延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高导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苎麻打麻剥麻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