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8862.1 | 申请日: | 200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姚祝礼;陈国兴;钱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28;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18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废水 深度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杂质含量高,并且排放量大,因此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对于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就是生化加物化法,它是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厌氧(细菌酸化水解)、被好氧(细菌降解)后,再在其中加入药剂进行凝聚沉淀,达到废水脱色和降解COD(化学需氧量)的效果。
通过现有的处理方法基本可以使排放水的水质达到COD为80~90mg/L的水平,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COD≤100mg/L的标准。
由于太湖水域蓝藻的出现,对于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有了新的要求。按照《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规定,纺织染整工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为COD≤60mg/L。因此需要一种效果显著、经济实用的废水处理装置和方法来达到上述新的要求。
中国专利CN1569694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净化回用装置及方法,该方法通过二氧化氯对废水进行氧化、再通过生物活性炭和纤维球对废水进行过滤。该方法采用生物活性炭,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效果显著、经济实用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集水池、过滤器、吸附器、出水混合池和排放水水泵;还包括反冲洗出水集水池;所述过滤器为纤维球过滤器,所述吸附器为活性炭吸附器。过滤器和吸附器均设有进水口和与该进水口相连的进水阀门,过滤器和吸附器均设有出水口和与该出水口相连的出水阀门;过滤器和吸附器均设有反冲水进水口和与该反冲水进水口相连的反冲水进水阀门,过滤器和吸附器均设有反冲洗出水出口和与该反冲洗出水出口相连的反冲洗出水阀门;在过滤器的反冲洗出水阀门的出水口与反冲洗出水集水池之间、以及在吸附器的反冲洗出水阀门的出水口与反冲洗出水集水池之间均设有反冲洗出水管路,且该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在反冲洗出水集水池中;集水池设有尾水进水口;集水池与过滤器的进水阀门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串联有第一水泵;过滤器由其出水阀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吸附器的进水阀门的进水口相连;吸附器与出水混合池之间的管路为吸附器排出水管路;与排放水水泵相连的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出水混合池中,与排放水水泵相连的排放水出水管路设有位于管路末端的排放水出水口。
上述排放水出水管路包括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为排放水支路,第二支路为中水回用支路;该排放水出水管路的排放水出水口设在排放水支路的末端,且排放水支路上串联有排放水阀门;中水回用支路上串联有中水阀门,且中水回用支路的管路末端为使用时与供水母管相连的端口。
本发明的系统还包括反冲水水泵,与反冲水水泵相连的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出水混合池中,与反冲水水泵相连的反冲水管路分别与过滤器的反冲水进水阀门的进水口和吸附器的反冲水进水阀门的进水口相连。
在过滤器的出水阀门的出水口与吸附器的进水阀门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串联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与过滤器的出水阀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通,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口与吸附器的进水阀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相连通,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口与出水混合池之间设有过滤器排出水管路,在该管路上串联有过滤器排出水阀门。
本发明的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与第二水泵相连的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反冲洗出水集水池中,与第二水泵相连的出水管是使用时通过管路与一级处理系统相连的管件。
所述纤维球过滤器中的纤维球滤料的填充率为50%~80%;所述活性炭吸附器中的活性炭的填充高度为2.3m~2.7m,碘吸附值为1000mg/g~1100mg/g,耐压强度为4kg~5kg,含水量为8wt%~10wt%,颗粒大小为10目~24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拍照手机成像质量测量装置
- 下一篇:非接触式显微镜底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