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机座底脚平面的铣削工装胎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6380.2 | 申请日: | 200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林治新;张勇;刘佳静;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8 | 分类号: | B23Q3/18;B23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机座 平面 铣削 工装 胎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料表面的铣削,尤其是一种与机座底脚铣床联用的电动机机座底脚平面的铣削工装胎具。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电机是经其机座底脚与底座进行安装,经其机座两端面的固定螺纹孔与端盖进行联接安装。其机座的加工过程为:粗车机座两端止口和铁心档内圆→精车机座两端止口和铁心档内圆→以机座轴伸端止口定位,铣机座底脚平面→以一端机座止口及底脚平面定位,钻底脚孔→以机座两端止口定位,钻、攻机座两端固定螺纹孔→以底脚平面定位,钻、攻吊环孔→以底脚平面定位,钻、攻铁心定位孔→以接线盒孔的上边定位,钻、攻接线盒固定螺孔、接线板固定螺孔。由上述可知,底脚平面是电机安装的基准面,也是加工其他部件时的定位基准,因此,电机机座底脚平面有着严格的平面度要求。另外,机座底脚平面相对于机座端面固定螺纹孔的位置度误差大小,将直接影响电机的装配及与被驱动设备的联接安装。而目前,在钻、攻机座两端固定螺纹孔时,是以机座两端止口及搭子外边毛坯面定位进行加工;而铣削机座底脚平面时,则是采用专用的机座底脚铣床对底脚平面进行铣削。该机座底脚铣床主要包括床身、端面铣刀、装于工作台台面上的止口模、装于工作台台面上、止口模两侧的立柱、安装两立柱之间的横梁、装配于横梁上的液压杆、装于液压杆头部的三爪式压块以及铣床自带的旋转定位块。其是利用工作台台面上的止口模与机座轴伸端止口配合将机座轴向定位,操作位于两立柱之间横梁上的液压杆升降,使液压杆头部的三爪式压块固压在机座的另一端止口,将机座实现轴向固定,由机座底脚铣床上的旋转定位块接触机座两侧底脚顶面进行定位,以实现机座的周向固定,由端面铣刀对机座底脚平面进行铣削。但这种加工方法会因以下原因导致机座两端固定螺纹孔与底脚平面无法保证正确的位置度:铸件外形质量无法保持完全一致,造成搭子边与机座两侧底脚顶面之间的距离因存在误差,不能左右对称;搭子本身的尺寸有大有小,其定位面是毛坯面,时有变形、夹砂结疤、多肉等表面缺陷;同样,铸件表面质量也会造成与铣床定位块配合定位的机座底脚顶面存在着厚薄不均或多肉等缺陷。上述几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了机座端面固定螺纹孔与机座两侧底脚平面之间的左右两端距离存在相当大的误差。另外,机座两端的固定螺纹孔与机座底脚平面之间不是采用的同一定位基准进行定位加工,也是造成无法保障两者之间正确位置度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座两端固定螺纹孔与底脚平面无法保证正确位置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机座底脚平面的铣削工装胎具,该铣削工装胎具与机座底脚铣床联用,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而且加工出的机座精度高,互换性好,并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机机座底脚平面的铣削工装胎具,包括胎体,在该胎体上沿其轴线开有一贯通的空腔,特点是在胎体一侧的圆周端面上开有与电机机座止口相配合的胎具止口,在所述的胎具止口端面上对应机座端面固定螺纹孔开有一销孔,在该销孔内装配有一定位销,在所述的胎体圆周面上对应于铣床立柱固定联接一定位杆,并在该定位杆上对应于铣床立柱位置经其上的一螺孔装配有定位调节螺杆。
所述的装配在销孔内的定位销为削边式定位销,该定位销与销孔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或焊接组装。
在所述的装配于销孔内的定位销两侧的胎具止口端面体上分别开有工艺豁口,以在胎具止口端面体上形成一预定位凸台,该预定位凸台的台缘与机座搭子外形轮廓相同。
本发明与机座底脚铣床联用,舍弃现有铣床自带的旋转定位块不用,通过胎具止口、铣床工作台面上的止口模止口与机座止口轴向定位,利用胎具止口端面上的定销与机座轴伸端固定螺纹孔、胎体圆周面上的定位杆与铣床立柱对机座进行周向定位,利用端面铣刀对机座底脚平面进行铣削,本发明具有胎具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互换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与机座底脚铣床联用时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1.胎体,2.空腔,3.定位杆,4.螺纹孔,5.定位调节螺杆,6.胎具止口,7.销孔,8.定位销,901、902.工艺豁口,10.预定位凸台,11.机座,12.止口模,13.机座端面固定螺纹孔,14.铣床立柱,15.横梁,16.液压杆,17.压块,18.端面铣刀,19.机座底脚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位置检测装置以及针位置控制方法
- 下一篇:彩色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