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纯制备高纯度荧光素及荧光素盐的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6008.1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高乾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D493/10 | 分类号: | C07D493/10;A61K4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4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纯 制备 纯度 荧光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纯制备高纯度荧光素及荧光素盐的新方法,属于化学提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纯度荧光素二钠盐被广泛应用于眼底造影的注射制剂中,高纯度的荧光素二钠一般是从高纯度的荧光素制得,所以制备高纯度的荧光素钠盐,关键便是制得高纯度的荧光素。
工业荧光素一般是从间苯二酚和苯酐热缩合而得,其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主要有未反应的间苯二酚以及酚酞及丫啶黄等,传统的荧光素提纯方法是用荧光素溶于碱液中,用活性碳吸附杂质,再酸化析出荧光素,然后重复多次碱溶、酸化、过滤洗涤的过程。该工艺虽然可得到符合药典要求的产物,但是用HPLC或薄层分析即可发现,仍有一些极性比较强的杂质未被除去。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杂质在碱性条件下易溶于水,此时活性炭对其吸附性明显降低,而在酸性条件下,这些杂质又很容易和荧光素共沉淀。所以用传统方法很难得到高纯度的荧光素。
《有机制备化学手册》,中卷,韩广甸等P280页,介绍了用荧光素重结晶的方法加以提纯。由于荧光素有两种变体-不溶于醇醚的红色变体和溶于甲醇和乙醇的黄色变体,黄色变体受热易转变为稳定的红色变体。在制备荧光素时,低温酸化析出的为黄色变体,此种变体可溶于甲醇或乙醇。但从水中析出的黄色变体含有大量水分,不容易过滤,也不容易干燥,而且在加热干燥或加热溶解过程中,黄色变体易转变为不溶解的红色变体,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并且产率低、废水产生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困难,本发明利用荧光素或荧光素钠形成双乙酰荧光素的方法,极大地改善了荧光素与杂质的分离效果。在制备双乙酰荧光素时,当双乙酰荧光素结晶析出时,由于使用冰乙酸等强极性溶剂,大部分杂质由于易溶于溶剂而得以除去。此时的双乙酰荧光素由于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而杂质的极性比较强,在极性稍差的溶剂中,用活性炭或硅胶吸附,可以很好地除去杂质。从而得到高纯度的双乙酰荧光素。再经过皂化、酸化、成盐可以很容易得到高纯度的荧光素和荧光素盐。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提纯制备高纯度荧光素及荧光素盐的新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与以前工艺比较,工序减少,操作简单,便于实现工业化。
2、双乙酰化合物容易形成漂亮的大型结晶,非常容易与杂质分离,便于提纯与精制。
3、由于避开了多次酸碱精制工序,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废水的产生量,有利于环保治理。
4、所用溶剂可重复回收利用,回收溶剂后的残渣为杂质富集物,便于集中处理。
5、无论产率还是产品纯度都得到极大提高。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
称取荧光素粗品100g于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冰乙酸430ml,乙酸酐73.5g(0.72mol)、吡啶34ml,搅拌加热回流至荧光素全部溶解,继续搅拌反应30分钟,得浅橙色溶液。冷却到室温,析出片状晶体,过滤,用冷甲醇洗涤至近无色,再用50ml乙醚洗涤。所得固体于50~60℃干燥至恒重,得到纯品双乙酰荧光素101.2g。(产率:81.0%)mp:203~205℃。薄层显示为单一点。
将纯品双乙酰荧光素100g(0.24mol)加入到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66ml甲醇,搅拌均匀,慢慢加入257g21%甲醇钠溶液(1.00mol),充分搅拌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得红色溶液,继续搅拌反应30分钟,然后慢慢加入300ml36%乙酸,搅拌反应5小时,过滤,用50ml冷甲醇洗涤,再用水洗涤至浅黄色。所得固体于100℃、30mmHg真空干燥至恒重,得纯品荧光素73.4g,产率:92.0%。薄层分析显示为单一物质,HPLC纯度99.8%。
精确称取纯品荧光素49.83g(0.15mol)、分析纯无水碳酸钠16.05g(0.15mol),共混于瓷蒸发皿中,加入150ml水溶解,于蒸汽浴上加热蒸发至干。转移至真空干燥相中,于100~115℃/30mmHg干燥至恒重,研碎,得橙色粉末状物质荧光素二钠盐56.40g,产率100%,HPLC纯度99.8%。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