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钢内衬层一次挤出生产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5363.7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焱;于明进;李亚莉;张继峰;张继洋;田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00 | 分类号: | B29C70/00;B29D30/08;B29D30/16;B29D30/30;B29C47/00;B29C43/24;B29K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 一次 挤出 生产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半钢轮胎的内衬层一次挤出生产方法及其设备,属于 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造半钢轮胎的生产过程中均需使用内衬层,相应的内衬层挤出压延生 产线和生产工艺有多种,均是通过相关挤出、贴合和压延工艺而将生产内衬层所需 的气密层胶片、子口胶片和肩垫胶胶片进行复合加工,最后通过裁断装置和卷曲装 置加以收置和卸下生产线。
现有半钢内衬层挤出生产方法及其设备,是将挤出压延的气密层胶片、子口胶 片和肩垫胶胶片分段地进行贴合、成型和输送,贴合运输带具有两条或以上。这种 分段式加工工艺相应地增加了各个胶片的复合设备,设备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并 不利于统一控制并提高贴合质量。
另外,现有的半钢内衬层挤出生产方法还采取分段冷却再贴合的工艺,也不利 于提高构成内衬层的各个胶片之间的气密性和密度要求,而且也会增加加工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半钢内衬层一次挤出生产方法及其设备,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 而实现在未冷却状态下的一次性、不间断地复合成型方法,一次挤出生产出内衬层 生产设备部件减少、安装空间小,有利于降低成套设备的设计成本。
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胶片之间的贴合质量、各胶片之间的气密性和 密度标准较高。
发明目的还在于,通过一次复合成型之后,再进行冷却的方式,降低生产设备 运行所需的能耗,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述的半钢内衬层一次挤出生产方法是:
通过不同工位的冷喂料挤出机挤出和压延机压延出气密层胶片、肩垫胶胶片和 单独通过冷喂料挤出机挤出的子口胶片。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
按内衬层生产工序,构成内衬层的气密层胶片、子口胶片和肩垫胶胶片被依次 地输送至同一个贴合运输带上。
在贴合运输带上,气密层胶片、子口胶片和肩垫胶胶片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上述三种胶片在未冷却的状态下,被依次进行叠加、贴合而一次性不间断地复 合成型为内衬层。
如上述方案特征,由于气密层胶片、子口胶片和肩垫胶胶片被输送至同一贴合 运输带上进行复合成型,使得生产工艺连续、紧凑,而且相应地减少了输送和存储 环节,生产设备得以有效简化。
为提高冷却效率和缩短生产加工周期,复合成型的内衬层被直接输送至多鼓冷 却装置进行冷却处理。
可采取如下优化方案,以多鼓冷却装置内部的循环水为冷媒,对内衬层进行冷 却处理。
为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和缩短冷却周期,内衬层被输送至多鼓冷却装置时,依 次地通过每一个冷却鼓的外表面。
为提高生产效率,经过冷却处理的内衬层通过横向裁断装置裁断后,被输送至 换位卷曲运输带和卷曲装置,以进行卷曲并卸下生产线。
为便于实现在气密层胶片的反面贴合和子口胶片,同时也为了提高正、反面贴 合和子口胶片的生产效率,在贴合气密层胶片和子口胶片之前,气密层胶片被引导 至一翻边导向机构,气密层胶片的两侧边被同步地斜向上翻起一定的角度;
左、右两侧的子口胶片通过一水平导向机构,被同步地输送至气密层胶片两侧 边的下方;
叠加后的两种胶片被向前输送,通过一滚压机构实现反面贴合。
优化上述反面贴合子口胶片的方案是,沿气密层胶片的两侧边,所述的翻边导 向机构包括有左、右安装支架、以及向下连接并延伸的一组左、右对称的翻边辊, 翻边辊与贴合运输带之间形成一斜向上的夹角;
所述的水平导向机构包括有左、右导向辊支架、以及向下连接并延伸的一组左、 右对称的导向辊,导向辊与贴合运输带之间保持平行。
通过上述半钢内衬层一次挤出生产方法的描述,本发明同时也提出一种半钢内 衬层一次挤出生产设备:
按生产加工工序依次设置有用于挤出气密层胶片的冷喂料挤出机、用于压延出 气密层胶片的两辊压延机、接取运输带、贴合运输带、冷喂料滚筒机头挤出机、用 于挤出肩垫胶胶片的冷喂料挤出机、用于压延出肩垫胶胶片两辊压延机、多鼓冷却 装置、横向裁断运输带、裁断装置、换位卷曲运输带和卷曲装置。其中,
所述接取运输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两辊压延机和贴合运输带,以将气密层胶片 输送至贴合运输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建造船艇的多混材料技术
- 下一篇:线性超声相控阵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