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黄、姜黄染料上染改性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3037.2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坚;吕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3/60 | 分类号: | D06P3/60;D06P1/34;D06M13/46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3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黄 姜黄 染料 改性 纤维素 纤维 织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染整技术领域,特别是天然植物染料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染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世界兴起绿色环保潮流的今天,纺织和服装趋向天然化,人们向往回归大自然。受到“返朴归真”和“回归自然”的服饰潮流的影响,天然染料的利用与工业化生产又成为热点。天然染料源于自然,对人体健康无害,而且与环境相容性好,不污染环境,染液是生物可降解的。采用天然染料染色:纤维素纤维织物色泽自然、优雅、色调独特别致,不易重现,迎合人们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同时还可赋予织物某些特殊功能,如:抗菌、消炎等保健功能。不但能美化人们的生活,赋予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舒适感,还有利于环境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保和健康越来越重视。天然染料染色备受人们的青睐。我国植物染料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植物染料染色的历史,只要合理开发,则不但可以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
姜黄和大黄是一种传统的天然染料。姜黄其主要成分是黄色的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大黄鞣质,能分解产生葡萄糖没食子酸,其为以酯形式的配糖体,以及羟基蒽醌衍生物。此两种染料是天然植物染料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染料。
姜黄在汉方是作为药食两用的药材,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等作用,另外还有抗炎症、抑制细菌特别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大黄染色的织物有很好的防紫外线性能。因此用天然染料染色的织物对人体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纤维素纤维在纺织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占全世界纤维总量的65%。纤维素纤维自然舒适,是人们喜爱的服装面料。天然纤维制品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实现了服装面料的纯天然化,用大黄、姜黄染料上染的纤维制品对人体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符合新世纪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是开发“生态服装”和“全绿服装”纺织品的一个很好的研究途径。但目前对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蛋白质纤维上,主要是由于天然纤维是极性纤维,而天然植物染料是非极性的,彼此之间结合力很小、亲和力较差,染料对纤维织物的固着率和上染率低,染后织物色泽不鲜艳,染色牢度低。但通过对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将纤维素的离子性由阴荷性转变成阳荷性;使天然纤维和染料之间有一定的亲和力,就可以明显改善染料的固着率和上染率。如专利号为200710032110.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基于棉纤维改性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仅局限使用在棉纤维的改性和染色方面。因此天然纤维广泛高效的应用于天然染料的染色技术又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郑光洪,冯西宁.染料化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301
2.程万里.天然染料姜黄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J].印染助剂,2002,19(1):31-34
3.孙鑫.天然染料姜黄色素的化学改性及改性染料的染色性能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2
4.伏宏彬.纤维素纤维的化学改性与反应性染色[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2,19(3):5-9
5.宫淑兰,万发东.柞丝绸天然植物染料染色[J].辽宁丝绸,1999,(1):29-31
6.严荣华.植物染料在中国的发展[J].上海丝绸,2003,(3):15-18
7.周宏湘.卷土重来的植物染料[J].丝绸,1995(12):61
8.程万里,王艳,张蕙.大黄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J].染整技术,1997,19(3):16-18
9.周秋宝,余志成.姜黄染料在毛织物染色中的应用[J].毛纺科技.2003,(4):25-28
10.JEN-KUN LIN,SHOEI-YN,LIN-SHIAU.Mechanisms of CancerChemoprevention by Curcumin.Proc.Natl.Sci.Counc.ROC(B).2001.25(2):59~66.
11.CAC Araújo,LL Leon.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urcuma longa L..Mem InstOswaldo Cruz,Rio de Janeiro,2001,96(5):723-728.
12.樊书旗,张保军,李春林.天然姜黄素及其在果蔬饮料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5):57~59,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式道路施工标志牌
- 下一篇:双向速调单臂索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