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245.0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兰;陈利军;武志杰;陈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78;C12Q1/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驰;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土壤 中芳基 硫酸酯酶 活性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测定,具体地说是一种检测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中的芳基硫酸酯酶能将在土壤硫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硫酸酯酯水解成硫酸盐,参与有机硫的释硫过程,成为可被微生物和作物利用的有效态。在pH4-9的土壤中均有芳基硫酸酯酶,多以积累态存在。
芳基硫酸酯酶可水解对硝基苯磷酸盐,通过比色法测定反应后释放的对硝基苯酚的含量,来估算芳基硫酸酯酶的活性。
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强弱影响到土壤硫代谢过程中硫素营养的大小,间接影响硫肥的利用效率。土壤芳基硫酸酯酶对土壤硫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表征土壤有机硫酸酯的转化方向和强度。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的活性受土壤条件如水分、温度、土壤质地等的强烈影响,同时也受农田耕作制度、管理措施以及不同作物的影响。因此,对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测定虽然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可靠的方法,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造成不同土壤类型测定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培养批次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定性比较和定量研究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降低了实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在借鉴其它酶测定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本发明方法根据芳基硫酸酯酶的特性,对其测定步骤和显色方法进行改进。该方法减少了试验步骤的不稳定性,使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可靠,分析重现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检测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1)分别称取1g-2g鲜土样品2n份分别置于2n个三角瓶中,n≥3,分成二组,每组n个,向2n个三角瓶中加入4-8mL pH=5.75-5.85乙酸缓冲溶液,向第一组n个三角瓶中加入1-2mL 25-50m moL·L-1的底物对硝基苯硫酸钾工作液,第二组n个三角瓶作底物试剂对照,混匀,盖好瓶塞,放在36.5℃-37.5℃恒温培养中恒温培养1-2h;
2)培养结束后,加入4-8mL 0.49-0.51moL·L-1碱性三THAM(羟基氨基甲烷)溶液和1-2mL 0.49-0.51moL·L-1氯化钙溶液,并向第二组三角瓶中加入1-2mL 25-50m moL·L-1的底物对硝基苯硫酸钾工作液,混匀,过滤;
所述的碱性THAM溶液是用来终止酶促反应并加以显色,抑制对硝基苯硫酸酯到对硝基苯酚和硫酸根的反应,且不会产生强碱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作用而对产物测定产生颜色干扰,同时避免测定过程中产生碳酸钙沉淀而影响测定的稳定和准确。
3)用分光光度法于410nm处分别测定上述所得三角瓶中溶液的吸光度A;
以对硝基苯酚溶液标准溶液,以对硝基苯酚溶液的系列浓度和其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在410nm测定的吸光值A’制作工作标准曲线,得到斜率b;
根据吸光值A和斜率b,计算所测定滤液中对硝基苯酚的浓度S,S=A*b;计算样品中对硝基苯酚含量m1;
4)计算磷酸单酯酶酶活性:
计算公式为:w=m1/(m2×K)=Sμg C6H5NO3·g-1干土·h-1
式中:w:单位土壤单位时间内对硝基苯酚的产生量;m1:测试溶液中对硝基苯酚的质量,样品测定吸光值折换的产物质量值;m2:鲜土样品质量;k:水分系数,烘干土的重量/鲜土重。
用分光光度计于410nm处测定吸光度A时,先观察待测液颜色,当步骤3)中所述的待测液颜色明显超过制作标准曲线最高浓度时的颜色,表明其中对硝基苯酚含量过高,则用原缓冲溶液稀释5-10倍后再进行比色,若颜色还是过深,则重复上述稀释过程;最终再用分光光度法于41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LCD超高亮度LED侧式背光模组
- 下一篇:光学膜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