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直线加旋转运动研磨抛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706.0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材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H01L21/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79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直线 旋转 运动 研磨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非金属材料的两个表面进行研磨抛光的装置。
背景技术
非金属材料(人工晶体、特殊陶瓷、半导体等材料)也可称为新材料,它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与生活。它改变着人的思维,变不可能为可能,它代表着科技发展的趋势,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与安全。凡是应用集成电路控制的设备与生活用品、激光器、遥感器件、光谱分离元器件等等都离不开这些新材料,新材料是高科技的基础材料,因此对其加工的要求是十分精密的,同时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一代半导体材料是单晶硅)砷化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都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衬底材料。其要求直径100毫米,厚度0.7毫米的薄片的两个表面,平整度误差在1纳米以下,即达到埃级单位;平行度误差在1微米以下。这对研磨与抛光提出了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
如图1所示,已有的研磨抛光机难以完成以上技术要求,原因是该设备结构上的缺陷所致。这种传统设备的载料盘运动是被动旋转加弧线摆动方式,即一支柱19(可左右摆动)上安装有载料盘支架18,在支架的两个被动导轮16、17中放置载料盘15,载料盘15在支柱电机的驱动下做往复摆动。
如图2所示,被磨抛材料粘接在载料盘15上,在磨料颗粒作用下,与研磨抛光盘14做相对(被动旋转加弧线)运动,达到磨抛效果。为分析其磨抛轨迹可把研磨抛光盘视为一条条同心圆的磨削线,这条条磨削线相对载料盘弧线运动而言。就可以得到其磨削角θ。
可见,其磨削角θ(靠磨抛盘圆心内径处)小,摆到θ′(磨抛盘半径中线处)大,摆到θ″(靠磨抛盘外径处)更大,即磨削角由小变大再变更大往复规律变化,磨削角各轨迹是始终变量关系。而磨削角角度变化实际反映的是磨削力的变化。磨削角和磨削力呈反比关系,即磨削角小则磨削力大。磨削力产生的效果是磨削量的变化。因此,弧线运动磨抛其被磨抛材料的表面所受到的磨削量始终是变化的。在磨抛时,所用的磨料或抛光料都是液体的,其颗粒是流动的,由于所受磨削力不一样(摩擦力也不一样),导致磨抛料呈不均匀分布状态(磨抛料在喷撒磨抛盘面上未进入被磨抛材料之前,由于受到转动磨抛盘的离心作用,使磨抛盘均匀的分布在磨抛盘表面)。这样,在被磨抛材料与磨抛料颗粒与磨抛盘相互作功时,磨抛料颗粒在变化的磨削力作用下,呈不规则的随机聚堆或空格,造成被磨抛材料表面的平整度破坏。还因为磨抛盘转动时,盘面的线速度呈扇形变化,即盘的圆心处线速度为零,盘的外径处其线速度为最大。线速度从零到最大在盘面上呈扇面扩展。假如载料盘不转动时,被磨抛材料靠磨抛盘外径处磨削力小,但线速度高,反之靠圆心处磨削力大,但线速度低。而盘面线速度又是一种磨削力,造成被磨抛材料(片子)一边厚一边薄。因为磨抛盘转动线速度代表了磨抛路径(距离),线速度高路径长,磨削量大,反之,线速度低路径短磨削量小。那么,什么情况下,载料盘不转呢?载料盘本身重量代表了磨削时的重力,磨抛开始时,由于被磨抛材料(片子)表面在切割时留下的切割痕迹,该痕迹凹凸不平,相对很平整的磨抛盘表面来讲是点接触,同时,磨抛盘表面布满了磨抛料颗粒,当磨抛盘旋转起来,研磨抛光盘、磨抛颗粒、被磨抛材料三者之间产生磨擦力,当载料盘重力大于磨擦力时,载料盘不转,当载料盘重力小于磨擦力(在与研磨抛光盘盘面内外线速度差的作用下)时,载料盘就会被动旋转起来。当研磨快结束也会产生不转,因为,片面被研磨的平整度提高了,磨擦力降低小于载料盘重力时,载料盘便停止转动,结果产生片子一边厚一边薄。但是,在研磨开始至结束前的中间过程中,载料盘处于被动旋转和摆动状态的。依据以上分析,载料块旋转可以解决片子一边厚一边薄的问题(因为旋转可以打破线速度差带来的薄厚不均的问题),可是解决不了片子本身边缘薄圆心厚的问题,这是因为载料盘旋转(即被磨材料片子随同旋转),片子边缘的路径(即线速度)加上片子圆心路径(虽然该处的θ″角较小),大于片子圆心的路径(线速度)。因此,片子边缘磨得多,圆心磨得少,片子呈“心高”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使载料盘摆动的措施,以打破线速度所带来的“心高”问题。但实际结果,由于采用的是弧线摆动方式,磨削角θ始终处于变化,引发磨削量始终变化,虽然“心高”问题得以改善,但“心高”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使得较高技术指标平整度的片面无法实现,片子平行度因而无法实现。这些存在的问题正是本发明装置构思依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材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材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模型的车辆超速算法
- 下一篇:头枕返回阻止机构的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