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1384.3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白石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向冈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有背光源的液晶显示模块,特别是涉及适用于移动电话等使用的小型液晶显示模块的技术。
背景技术
图9是表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的要部剖面结构的图。
在TFT基板11和滤色基板12(以下称为CF基板12)之间夹持未图示的液晶层构成液晶显示面板。此外,TFT基板11是比CF基板12大的基板,在TFT基板11上不与CF基板12重叠的区域,配置有对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驱动芯片13。此外,在CF基板12上配置有上侧偏振片14,在TFT基板11的下侧配置有下侧偏振片20。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配置有背光源,从而构成液晶显示模块。
背光源由在挠性印制基板15(以下称为FPC15)上配置的例如LED的光源18、和将从该光源18射出的光向整个液晶显示面板引导的导光板17构成。另外,在导光板17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配置有光学片22。该光学片例如为上侧漫射片、上侧棱镜片、下侧棱镜片、以及下侧漫射片等。在导光板17的下侧配置有反射片23,发挥使引导到导光板17的下侧的光朝向液晶显示面板侧的作用。导光板17为了满足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要求,除了与光源18相对的入射面之外形成得较薄。入射面形成得厚是因为作为现有光源18优选的LED的尺寸大,所以与该LED的尺寸对应地导光板17的入射面形成得大。另外,在图9中,16表示模架,在框状的模架的上侧配置液晶显示面板,在下侧配置背光源,从而构成液晶显示模块。
如图9所示,TFT基板11,在配置有下侧偏振片20的一侧并在配置有光源18的上方配置遮光带31,进而在该遮光带31上配置如图10所示的剖面为“L”字型的例如由白PET构成的隔离带91,从而使不需要的光不向液晶显示面板入射。
另外,作为记载有这种导光板的入射面形成得大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公知技术,可以列举如下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949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图9所示结构的情况下,存在以下课题,即在导光板17与隔离带91之间形成有空间90,光由于该空间90而发生损失。
本发明考虑到了以上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自光源的光不损失的液晶显示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源,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上侧偏振片和下侧偏振片,背光源由光源和导光板构成,该导光板构成为,使从光源射出的光入射的部位的厚度(换言之为入射面的厚度)比与下侧偏振片相对的部位的厚度(换言之为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导光面的高度)厚,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与导光板的入射面的上方相对的部位,具有例如遮光带的遮光部件和在该遮光部件上配置的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沿着导光板形成。另外,导光板有与显示区域对应的部位的厚度相等的平板状的导光板、或与显示区域对应的厚度根据与光源的距离而逐渐变化的楔子形状的导光板,在本发明中能够适用其任意一个。在例如导光板为楔子形状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与下侧偏振片相对的部位的厚度(换言之为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相对的导光板的高度)也可以是指,与靠近光源的一侧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导光板的厚度、或导光板的高度。进一步换言之,可以说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有导光板的入射面的厚度形成得比该入射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厚度大的导光板的液晶显示模块。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不会使从光源射出的光损失的液晶显示模块。
在该液晶显示模块中,遮光部件从液晶显示面板的端部(此时若从液晶显示面板的端部形成了遮光部件,则会表现出最佳的遮光效果,但是只要遮光部件至少形成到光源的上方的位置,就具有遮光的效果)到不与配置有下侧偏振片的部位重叠的位置配置,反射部件被配置在遮光部件上,且被配置在不与光源的配置位置的上方重叠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应对液晶显示模块的薄型化。
另外,作为反射部件的具体例之一,可以考虑将该反射部件由基座部和片状部构成。作为这种情况的一例,基座部和片状部也可以一体构成。若这样将反射部件由基座部和片状部一体形成,则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有利于组装产品时的操作性。此外,通常在导光板的下方配置有反射片,本发明的反射部件和在导光板的下方配置的反射片由相同材料构成,这一点也是特征之一。
此外,作为其他结构例,也可以考虑将反射部件的基座部和片状部分别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在导光板的下方配置有反射片,可以考虑本发明的反射部件、和在导光板的下方配置的反射片由相同材料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