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1296.3 | 申请日: | 200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热传导 效果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与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测量热介面材质的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越趋精密,电路集成程度越来越高,热介面材质(ThermalInterface Material,TIM)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决定热介面材质的最佳参数为热传导系数(Heat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如何以成本较低的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来准确地测量热介面材质的热传导效果(HeatConductivity Effect),对于热介面材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一维尺度下测量热介面材质的热传导系数时(热传导系数为一维温度热传导的距离的函数),其关系式如下:
其中,K为热传导系数;Q为热流量(Heat Flow Rate);(X2-X1)/(T2-T1)为温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的倒数,X2-X1为一维温度热传导的距离,T2-T1为热介面材质的温度差。
请参照图1,此图为传统测量热传导系数的示意图。提供热介面材质的基板101,将该基板101设置于热源102上,用以加热该基板101,且将表面温度测量计103设置于该基板101上,利用直接测量热传导方式来测量该基板101的热传导系数。其中该热源102直接加热该基板101,加热方向104如箭头所示。上述公式中X2-X1为一维温度热传导的距离,因直接加热该基板101,使得距离缩短,造成测量热传导系数的变化幅度缩小而不准确。另外,传统热传导系测量装置成本昂贵,不利于热介面材质的开发。
因此,本发明人认为可改善上述缺陷,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运用科学原理,提出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与方法,利用间接热传导方式,达到降低装置成本并提高测量热传导效果的准确性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用于测量基板的热传导效果,至少包括:加热盘,该基板设置于该加热盘上,该基板与该加热盘之间至少具有一个空间;以及表面温度测量计,其中该表面温度测量计、该加热盘与该基板的接触位置错开,形成间接热传导方式。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中,该基板可为环氧树脂基板、绝缘金属基板、铝基板或MCPCB。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中,该加热盘提供的加热模式可为固定温度模式或固定热功率模式。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中,该加热盘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三角形。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中,该空间可填充空气或绝热材料。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装置中,该表面温度测量计可为热电偶、红外线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量热传导效果的方法,用于测量基板的热传导效果,至少包括下列步骤:将该基板放置于加热盘上,启动该加热盘,选定加热模式,提供热源功率加热该基板,且使用计时器;以及使用表面温度测量计以测量该基板从低温升温至高温,并使用该计时器记录该低温至该高温的加热时间,其中该表面温度测量计、该加热盘与该基板的接触位置错开,形成间接热传导方式。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方法中,该基板可为环氧树脂基板、绝缘金属基板、铝基板或MCPCB。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方法中,该加热盘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三角形。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方法中,该表面温度测量计可为热电偶、红外线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方法中,该加热模式可为固定温度模式或固定热功率模式。
上述测量热传导效果的方法中,该低温至该高温的范围可介于约摄氏40度至约摄氏6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