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蒸汽中的持续电源和能量增强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9472.4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廖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武史 |
主分类号: | F22B3/00 | 分类号: | F22B3/00;F22B1/28;F22B37/10;F22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蒸汽 中的 持续 电源 能量 增强 | ||
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有两个关键部分是本系统的突 出特点:
1、如图1所示的具有圆形螺旋管的锅炉
2、如图2所示的特殊设备,即蒸汽输送器。
图1的锅炉具有加热部件16,其位于容器的下部17的底部。绕容器的 内表面从所述底部螺旋上升到容器的上部且形状类似碗装的连续管18,其 被抛光以反射太阳光。向上的管道在锅炉容器的顶端以圈5结束。
螺旋管被部分填充了水,使得具有顶部管道圈的上部14仅用于蒸汽。
蒸汽被控制在沸点之上。当蒸汽或管道的温度低于沸点时,底部加热 部件被开启,然后在达到预定的上限温度后关闭。
在顶部管道圈上具有蒸汽出出口或接收口19。蒸汽圈可与多个蒸汽输 送器和多个蒸汽蜗轮连接。从蒸汽出口中蒸汽被导出通过连接管转动蒸汽 蜗轮片,所述蒸汽涡轮片被蒸汽入口端和出口端紧紧封装,并且然后所述 蒸汽通过蒸汽接收口返回蒸汽圈。
为了保持蒸汽管道圈中的蒸汽循环,图2所示,在转动风力涡轮或水 力涡轮之后且在释放之前,蒸汽输送器被安装在蒸汽管道圈5和剩余风或 水力的管道圈9之间。
蒸汽输送器包含两个袋子。每个袋子具有进口和出口两个端。
袋子4通过来自于蒸汽管圈的进口管6以及去往蒸汽管圈的出口管7 与蒸汽管圈连接。在进口管中有一个橡胶软管部分1。电磁环2被固定在 软管部分内部。与电磁环相对利用软管内圆周上的弹簧固定有一个金属球 3,环的内径比金属球稍小,而金属球比橡胶软管的内径小。
另一个袋子8通过来自圈的进口管10以及去往圈的出口管11与剩余 风或水力的管道圈9连接。在出口管中有一个橡胶软管部分1。在橡胶软 管部分内部也有一个电磁环2和带有弹簧的金属球3。
每个袋子的大小大约为蒸汽传送器的被包围的容器13的3/4。
当两个电磁环的电源都被关闭,蒸汽膨胀压力充满蒸汽袋并挤压风或 水袋。
当两个电磁环的电源都被开启,两个金属球均与电磁环连接,由此阻 挡蒸汽从进口管通过以及风或者水从出口管通过。风或水袋立即充满了风 或水并且膨胀并挤压蒸汽袋,推动蒸汽前进到蒸汽管圈中。
风或水袋通过持续的电源开关膨胀并挤压。风或水管道圈内部的风或 者水被向前传送以进行循环。增强的风或者水在释放前通过释放口12来转 动另一个涡轮。
两个电磁环的电源被持续地开启和关闭以推动在蒸汽循环圈中的蒸汽 以单向方式持续地向前传送。
引导蒸汽通过蒸汽涡轮然后返回蒸汽圈的蒸汽出口也遵循相同的循环 方向。
在一排中,风或水管道圈、蒸汽输送器和锅炉蒸汽管道圈可以这样设 置,以使每个管道圈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蒸汽输送器,管道圈在一排的末 端。蒸汽输送器的进口和出口的方向在一排中每隔一个颠倒一次。
为了增强风、水、流体、蒸汽、或气体供给的力度或能量,蒸汽输送 器可以变换为能量增强器,如图3所示,通过在另一个对角位置上增加另 一组电磁环和金属球来实现。
用于一组环的电源被开启,而另一组关闭,反之亦然。包含相同种类 或者不同种类的自然力源的两个袋子开始彼此挤压,并将所装载的风、蒸 汽、水、流体或气体传送到管道圈中。
增强的能量在释放前通过释放管被引导以转动涡轮。
剩余能量可以被引导到能量增强器的另一管道圈中再次利用,只要有 这种需要。
能量增强器和管道圈可以一个接一个地连接。管道圈后面可以连接能 量增强器。在能量增强器后面可以连接管道圈,以此类推。每个管道圈在 其两侧各连接有一个能量增强器,推动装载的相同种类的自然力一单向方 式在管道圈内循环。
能量增强器的进口和出口的方向必须每隔一个颠倒一次,以便实现在 每个管道圈内的单向循环。
带有锅炉和能量增强器的蒸汽输送器可以包含在一个系统中,使用多 个能量源来提高整体能量级别。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系统(500),包括:
管道蒸汽机(100),用于以最小电能输入保持蒸汽在沸点以上;以及
能量增强器(300),其具有单向漏斗来产生推动力推动蒸汽循环输送。
2.一种管道蒸汽机(100),用于以最小电能输入保持蒸汽在沸点以 上;包括:
(1)封闭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武史,未经廖武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频带天线及包括上述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