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座椅轨道驱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8814.2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斯·L·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提尔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6 | 分类号: | B60N2/06;B60N2/44;F16H1/26;F16H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金霞;田军锋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座椅 轨道 驱动 组件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6年10月23日提交的名称为“动力座椅轨道驱动 组件(Power Seat Track Drive Assembly)”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No.60/853,630的优先权及所有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组件的座椅轨道。更具体地,本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使座椅组件能够沿汽车的底板前后移动的动力座椅轨道 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包括用于支承位于车辆的乘客室内的座椅乘坐人的座椅组件。 典型地,座椅组件包括在车辆底板上方间隔开的大体水平的座垫和大体 竖直或竖向的椅背。椅背通常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座垫,以使椅背能 够相对于座垫在多个斜倚的座椅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枢转调节。
许多座椅组件还包括座椅轨道组件,该座椅轨道组件联接在座垫和 底板之间,以使座椅组件能够在车辆内前后移动。典型地,座椅轨道组 件包括以固定的方式紧固到车辆底板的下轨和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下 轨的上轨。上轨以固定的方式紧固到座垫的底面,以使座椅组件能够沿 下轨滑动。
在车辆座椅技术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是,提供由电动马达驱动的动力 座椅轨道组件,用于相对于下轨移动上轨进而移动座椅组件。许多这种 动力座椅轨道组件包括常规变速箱或驱动组件,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 在位于上轨与下轨之间的纵向通道中,用于将马达的旋转输入转变成座 椅组件的线性移动。在美国专利Nos.6,915,998、6,575,421、6,322,146、 6,260,922、5,816,555、5,314,158和4,790,202以及美国专利申请Nos. 2006/0213302和2005/0082890中描述了多个这样的示例。典型地,螺 纹主轴或丝杠以固定的方式紧固至下轨,并且变速箱以可操作的方式联 接在丝杠与上轨之间。变速箱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偏移90°的通孔或膛 孔,以对齐和保持蜗杆及齿轮或涡轮。齿轮包括用于螺纹接合丝杠的内 螺纹孔和用于与蜗杆啮合的啮合外表面。在这种配置中,由从马达延伸 的轴驱动蜗杆,这进而导致齿轮旋转。齿轮的旋转导致齿轮沿固定的丝 杠纵向移动,这导致上轨相对于下轨的期望移动。
因为上轨与下轨之间的纵向通道是有限的,所以变速箱的封装成为 重要问题。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结合到动力座椅轨道组件中的变速箱或 驱动组件,其中变速箱或驱动组件具有制造便宜并易于组装的简单且结 实的设计。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的 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螺杆和以能够绕螺杆旋转的方式布置的齿 轮。齿轮包括啮合外表面。驱动组件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膛孔和位于 壳体下表面中的开口。以可旋转的方式被驱动的蜗杆布置在壳体的膛孔 内。蜗杆包括螺纹外表面,螺纹外表面凸出穿过壳体下表面中的开口, 并能够螺纹接合齿轮的啮合外表面。大体呈U形的保持带局部围绕齿 轮,并适于将壳体与齿轮联接在一起,以对齐并预压蜗杆和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可移动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 构,用于相对于固定构件移动可移动构件。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地紧固到固 定构件的螺杆和以能够绕螺杆旋转的方式布置的齿轮。齿轮包括啮合外表 面。调节机构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膛孔和位于壳体下表面中的开口。在 壳体的膛孔内布置有以可旋转的方式被驱动的蜗杆。蜗杆包括螺纹外表 面,螺纹外表面凸出穿过壳体下表面中的开口,并能够螺纹接合齿轮的啮 合外表面。调节机构进一步包括大体呈U形的保持带和大体呈U形的托 架。保持带局部围绕齿轮,并适于将壳体和齿轮联接在一起,以对齐并预 压蜗杆和齿轮。托架适于固定地紧固到可移动构件,并且齿轮、壳体、蜗 杆以及保持带布置在托架内,同时螺杆穿过托架中的一对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提尔汽车公司,未经英提尔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8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