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L-甲硫氨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8641.8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O·泽尔德;A·黑罗尔德;C·克洛普罗格;H·施罗德;E·海因茨勒;C·维特曼;J·克勒默;J·佩罗;R·优卡姆;T·帕特松;M·威廉斯;T·赫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12 | 分类号: | C12P13/12;C12N1/2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 辉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甲硫氨酸 方法 | ||
1、在微生物中制备L-甲硫氨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培养所述微生物,其中可被所述微生物的代谢所利用的丝氨酸的 量是增加的;和
-分离L-甲硫氨酸。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在富含丝氨酸的培养基中培 养。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添加到所述培养基中的丝氨酸的浓度为 0.1mM至100mM,优选地为1至50mM,更优选地为5mM至20mM, 且最优选地丝氨酸的浓度为10mM。
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在参与丝氨酸代 谢或转运的蛋白质方面被遗传学修饰。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一或多种参与丝氨酸合成的酶的含量和/ 或生物学活性与野生型微生物相比是升高的。
6、权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中所述参与丝氨酸合成的酶选自D-3- 磷酸甘油酸脱氢酶(SerA)、磷酸丝氨酸磷酸酶(SerB)和磷酸丝氨酸氨基转 移酶(SerC)。
7、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所述参与丝氨酸合成的酶被修饰以 降低或防止L-丝氨酸的反馈抑制。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被反馈抑制的酶是D-3-磷酸甘油酸 脱氢酶(SerA)。
9、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一或多种参与丝氨酸降解为 丙酮酸的酶的含量和/或生物学活性与野生型微生物相比是降低的。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编码所述参与丝氨酸降解为丙酮酸的 酶的基因被破坏且优选地被消除。
11、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中所述酶是丝氨酸脱水酶(sdaA)。
12、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一或多种参与丝氨酸输出 的蛋白质的含量和/或生物学活性与野生型微生物相比是降低的。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编码所述参与丝氨酸输出的蛋白质的 基因被破坏且优选地被消除。
14、权利要求12或13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质是ThrE。
1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一或多种参与将丝氨酸转 化为甲基四氢叶酸的酶的含量和/或生物学活性与野生型微生物相比是升高 的。
16、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参与将丝氨酸转化为甲基四氢叶 酸的酶选自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F)。
1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一或多种参与甲硫氨酸合 成的酶的含量和/或生物学活性与野生型微生物相比是升高的。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参与甲硫氨酸合成的酶选自天冬 氨酸激酶(lysC)、高丝氨酸脱氢酶(hom)、高丝氨酸-O-乙酰转移酶 (MetA)、O-乙酰高丝氨酸硫化氢解酶(MetZ)、钴胺素(I)依赖性甲硫氨酸合 酶I(MetH)和钴胺素(I)非依赖性甲硫氨酸合酶II(MetE)。
19、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一或多种转录调节物蛋白 的含量和/或生物学活性与野生型微生物相比是降低的。
20、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录调节物蛋白是McbR。
21、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选自棒状细 菌、分枝杆菌、链霉菌科、沙门氏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志贺氏 菌、芽孢杆菌、沙雷氏菌和假单胞菌。
22、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是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大肠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23、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L-甲硫氨酸于培养基或所 述微生物的细胞中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86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复合镐形采掘截齿
- 下一篇:空气浮力遮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