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吻合术的器械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4300.3 | 申请日: | 200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A·格伦贝格;H·索尔拉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波诺凡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吻合 器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组织的吻合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管状结构的加压吻合术的器械。
背景技术
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频繁发生的癌症类型,每年约有1百万新病例发生。在世界的工业地区,癌变更是频繁地发生。
当前用于机械地实施中空器官吻合术的技术采用环形机械式缝合器(stapler),该缝合器通过金属或塑料缝钉(staple)将切开的中空器官的组织边缘进行连接。已经开发了多种用于胃手术、食道手术和肠道手术的外科缝合器。在进行外科吻合缝合时,通常由封闭的环形缝合器用缝钉环(a ring of staples)将中空器官的两部分连接起来。端对端吻合术通常由提供一对交错的缝钉环的管腔内外科缝合器(intraluminal surgical stapler)来实施。在该过程中,使用环形刀片将保持在该圆环内的组织分离。然后用缝合器将分离出的组织清除,从而沿缝合线在管腔中形成环形开口。
与吻合术愈合有关的主要问题是,在愈合过程中的吻合处的血液循环。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外科手术技术有了充分的发展,但是胃肠道切除术之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例如,由于吻合口瘘)仍然是严重的问题。局部缺血和炎症在愈合过程中是自然的,但这会在缝合区域中引起使患者致命的口瘘和二次感染。因此,通过使排放口(stoma)偏离来释放吻合处的压力已经成为常用的措施,特别是当在结肠和直肠的下部进行吻合术时。在愈合过程中,通过释放吻合处的压力和排泄流,可以降低口瘘的机率,并避免吻合开裂的严重后果。由于患者必须在约为3至6个月的时间段内保留临时的排放口,因此患者的不便是显然的,而且不得不遭受二次手术,以将排放口封闭。不幸的是,在许多病例中,排放口的封闭不能回复(reversed),患者必须永久保留有排放口来生活,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生活成本升高。
吻合术缝合所产生的另一问题是吻合缩窄。要愈合的关键区域是待连接的中空结构的两端之间的接触区域。该连接必须是耐水的,而且管腔的横截面应该与原管腔一样宽和柔韧。缝合器的尺寸决定了管腔的尺寸,从而也决定了两端之间的接触区域的尺寸。由于中空结构内连接其两端的缝钉(即,会产生导致缩窄的衬部),与原管腔的横截面相比,外科缝合器所产生的口较小且较硬。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反复进行扩张术。
与机械缝合器有关的另一缺陷在于,没有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来控制吻合口的缺陷(anastomotic insufficiency),较晚地发现该吻合口缺陷会导致腹部败血症。
而且,缝合器需要肠道中具有切口,以将器械插入肠道管腔内。该另外的切开增加了手术操作的持续时间以及与手术相关的危险,例如,二次感染和吻合口瘘。
由于在外科吻合缝合中使用机械式缝合器具有多个严重的问题,如吻合口瘘和吻合缩窄,因而缝合器本身为关键环节。其他的缺陷为手术作业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昂贵的工具。
US 5 931 057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施管状器官吻合术的互锁件的加压吻合术组件。该组件具有锁定特征,以防止安装的连接件意外地拆开。一个组件包括切割导向件和环刀。由于两片管状器官相互重叠地设置在该组件的两个部件之间,因此要在安装时将管状器官均匀地设置到该组件中是比较困难的,这具有口瘘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至少一个上述缺点,这通过使器械具有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该器械安装到管状结构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管状结构吻合术的器械,该器械包括大致中空开放结构的部件。该器械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每个分别包括刚性件和弹性件;以及用于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锁定的连接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连接件与第一部件的刚性件结合为一体,且连接件设置有纵向缝隙,在该纵向方系之间形成舌件,其中至少一个舌件设置有向外的突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连接件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分离。
刚性件的外表面的横截面为部分半圆形,其中非连接端处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连接端处的直径,而且连接端处的直径终止于边缘。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互连接时,在弹性件之间形成有距离。设置到该器械中时,在刚性件、连接件和管状结构之间形成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波诺凡公司,未经卡波诺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4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