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送固体的输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1577.2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0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A·埃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塞尔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2 | 分类号: | B65G53/52;F16L5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瓦***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固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特征的用于输送固体的输送管。
背景技术
一种这样的输送管例如通过DE 198 09 529C2视为现有技术。这种输送管在入口侧的联接凸肩的区域内具有两个依次设置的磨损环。
输送管广泛使用在汽车式混凝土泵的布料杆的管道中。在汽车式混凝土泵中的基本准则除了泵功率或者输送功率之外是布料杆的作用高度或者作用距离以及在此管道的大的耐磨性。
必然地在运行时输送管遭受磨损现象。尤其在输送管的管身的入口侧确定提高的磨损。该磨损不相同地高于在输送管的其余区域中的磨损。
在DE 197 35 335C2的范围内设定,为了减小在输送管的入口侧的端部上的磨损在那儿存在的联接凸肩设计成比设置在出口侧的端部上的联接凸肩更宽。
在管端部上具有集成磨损环的双层输送管由EP 1 653 140A1已知。
发明内容
因此由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用于输送固体的具有提高的寿命的输送管。
该目的的解决方案按本发明在于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输送管。
输送管具有一个管身,该管身在两侧配备有联接凸肩。它们允许输送管能够组合成管道,其中单个的输送管从在其它情况下保持封闭的管道中的更换也是可能的。在入口侧的联接凸肩的区域内沿管身的纵向依次设置一个第一磨损环和一个第二磨损环。现在本发明的核心在于,位于内部的第二磨损环具有一个长度,该长度设计成大于或者等于管身的二分之一的内径。因此能够降低入口侧的磨损现象并且下降到使得在第二磨损环的区域内的磨损大致等于沿输送方向上看在其余管身中产生的磨损。这通过第二磨损环实现,其长度至少等于或者大于管身的二分之一的内径。因此按本发明的输送管的采用是与输送方向相关的。第二磨损环设计成这样长,使得因为在内圆周上向前推进的凌乱输送物在两个输送管之间的过渡部上被剪切而在入口侧构成的涡流在第二磨损环的区域内又平静下来。总体上能够明显提高输送管的平均寿命。
入口侧的联接凸肩相应设计成这样长,使得该联接凸肩接纳第一磨损环以及第二磨损环并且保证在管身上的可靠的固定。
原则上的本发明构思的有利的进一步方案和结构是从属权利要求2至15的主题。
在实际尝试中已经显示,第二磨损环至少应该为80mm长。因此可靠地实现第二磨损环的按本发明力求的功能。
优选地第二磨损环由钢构成,尤其是由淬火的钢构成。设置在输送管的通口侧的第一磨损环由耐磨的且耐冲击的材料构成,例如由陶瓷的磨损材料、碳化铬铸件或者马氏体的镍白口铸铁构成。因此第一磨损环和第二磨损环由不同的材料构成。
第一磨损环的内径设计成小于第二磨损环的内径。第二磨损环的内径又设计成小于管身的的内径。结果输送管的内径从入口侧由第一磨损环出发经过第二磨损环朝管身那边增大,使得沿输送方向没有伸出的棱边。这种措施支持在管道内层状的流动情况并且有助于磨损降低。
按本发明的输送管可以构成单层的,尤其有利地也可以构成双层的。在输送管的双层的实施形式中,该输送管包括一个高耐磨的淬火的内管和一个耐压的外管。由淬火的钢构成的内管对于待输送的固体应该提供尽可能长且高的耐磨性。外管相对于内管是较软的且较耐冲击的。这尤其鉴于输送以及装配过程和拆卸过程是有利的,因为输送管通常经受粗暴的操纵。
外管作为撞击保护件和冲击保护件起包络功能的作用。为此足够的是,外管构成薄壁的。内管和第二磨损环适宜地由相同的材料构成。在此第二磨损环的壁厚应该等于管身的壁厚。优选地第二磨损环的壁厚比内管的壁厚至少厚30%、优选100%。
在第二磨损环与管身之间集成一个密封件。
当在入口侧的联接凸肩的内圆周上设置一个环绕的凸缘时,在装配技术上是有利的。该凸缘用作为对于在联接凸肩内定位第一磨损环和第二磨损环的止挡。第一磨损环和第二磨损环分别由联接凸肩的彼此对置的敞开的侧面导入到该联接凸肩内并且然后贴靠在凸缘上。
在入口侧的联接凸肩上的端侧上设置一个径向向内定向的环绕的卡圈。因此第一磨损环固定在联接凸肩内。实际上卡圈通过联接凸肩的端侧的材料移动或者材料冲压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塞尔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埃塞尔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1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