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矿干选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4897.2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郑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书峰 |
主分类号: | B03C1/10 | 分类号: | B03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325807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矿 干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矿干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矿干选机通常由进料斗和一个用以选铁矿的磁辊(半磁式磁辊)组成。工作时,将铁矿倒入到进料斗中,让铁矿下滑至磁辊上有磁铁的一侧,磁辊外的滚筒转动,将含铁的矿砂选出来后落到出料口通过传送带送出。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处理量较大,每天处理原细矿可达1000吨以上。但是这种铁矿干选机一次的选矿率较低,选过的废料中的含铁砂量较高,如果就此将其废弃,浪费资源较大,如果再选一次,则需要动用铲车等,运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浪费资源少的铁矿干选机。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铁矿干选机,包括机架,在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料斗,在所述料斗的下方的机架上设有第一磁辊,在第一磁辊下方前侧形成有废料通道,在第一磁辊下方后侧设有第一铁砂出料挡板;在所述的第一磁辊下方的机架上与第一磁辊的废料通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辊,在所述的第二磁辊下方前侧形成有废料通道,在第二磁辊下方设有一从前侧斜向后下方的第二铁砂出料挡板;其中,所述的第一铁砂出料挡板和第二铁砂出料挡板形成漏斗形出料口。
其中,上述的磁辊为半磁式磁辊,其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滚筒,在所述的滚筒内一侧固定设置有纵截面为扇形的磁体。
进一步地,上述的磁体由多个扇形磁铁沿滚筒轴向间隔设置组成。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料斗的进料口处间隔设置有多根铁条。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两个磁辊上下设置,可一次进料的过程中,对铁矿进行两次选矿,在充分地利用了铁矿资源并没有增加较多的运行成本,因此选矿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有新型铁矿选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铁矿选矿机中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磁辊中磁体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铁矿选矿机中进料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矿干选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料斗2,用以接收原矿;为了防止较大块的原矿落入料斗中堵塞出料口或者在其下落过程中将磁辊砸坏,在料斗1的进料口处间隔设置有多根铁条3,形成筛板(如图4所示);如图1所示,在料斗的下方的机架上设有第一磁辊4,在第一磁辊下方前侧形成有废料通道,在第一磁辊下方后侧设有第一铁砂出料挡板5;在所述的第一磁辊4下方的机架上与第一磁辊的废料通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辊6,在所述的第二磁辊6下方前侧形成有废料通道,在第二磁辊下方设有一从前侧斜向后下方的第二铁砂出料挡板7;其中,所述的第一铁砂出料挡板5和第二铁砂出料挡板7形成漏斗形出料口,这样可以通过一个输送带即可将两个磁辊所选的铁矿输出去。如图1所示,通常在出料口下方设置有输送带8。
如图2、图3所示,上述的磁辊(第一磁辊4、第二磁辊6)为半磁式磁辊,其通常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滚筒91,在所述的滚筒91内一侧固定设置有纵截面为扇形的磁体92。
但是,现有的扇形磁体均是长条形磁铁沿滚筒轴线径向间隔设置,这样相邻两个磁铁形成了水平间隔,通常认为这样可以使从料斗落下的矿石均经过磁铁,以提高选矿率。但是经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结构的磁体中,相邻两个磁铁之间有较大排斥作用,反而会在滚筒旋转过程中将部分铁矿排斥掉,从而造成选矿率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磁体由多个扇形磁铁沿滚筒轴向间隔设置组成(如图2、图3所示)。这样的话,相邻两块磁铁之间间隔为竖直的,相互间的排斥力较小且该间隔与原矿下落的方向一致,这样,原矿在下落过程中即使遇到排斥力,也会被排斥到另一块相邻扇形磁铁上,可以较大的提高选矿率。经实际测算,这种方式的磁辊较现有的磁辊的选矿率能提高10%-15%。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铁矿干选机能够大幅提高选矿率,降低运行成本,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适宜于制作日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大型干选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书峰,未经郑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4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码立体平面两用相机
- 下一篇:一种测定作物活体生物量变化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