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丝杠载荷消减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767.6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康;王广峰;衣忠波;杨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35/10 | 分类号: | F16H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065201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消减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杠传动装置的偏离误差矫正机构。
(二)背景技术
在设备制造行业,存在很多由丝杠传动带动负载物运动的机构,由于丝杠在传动时经常受到重物拉力,因此,丝杠变形很难避免,负载物运动的轨迹常常产生较大的偏离误差,从而严重影响产品加工的质量。为了减小丝杠负载,消除丝杠受拉力变形所引起的误差,传统的同类设备使用了滑轮和配重来解决丝杠负载过大这一问题。但这种传统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复杂的缺陷。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杠载荷消减机构,要解决丝杠负载过大、容易受拉力变形、引起重物运动轨迹产生较大偏离误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丝杠载荷消减机构,毗邻丝杠,其特征在于:该机构有两个紧固于基体的气缸,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8与丝杠平行并分列丝杠两侧,且两气缸的缸径大小相等,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8的两缸杆顶部分别连有第一顶块1和第二顶块7,第一顶块1和第二顶块7与负载物9同一侧的表面顶压接触,并分置于丝杠两边,两个气缸的缸体进气孔与输气管11并联,输气管11的另一端与气罐3连通,输气管11上连接减压阀4和单向阀5。
上述第一顶块1和第二顶块7的形状可以是半球形、球冠形或球形。
上述减压阀4与单向阀5串联。
上述气罐、减压阀和单向阀可以放置在空闲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来消减丝杠负载的新型机构,比传统机构的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便,运行更可靠,解决了消减丝杠载荷的问题,避免了丝杠受拉力变形,减小重物运动轨迹误差、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丝杠载荷消减机构所使用的气缸分列丝杠两侧,且缸径大小相等。减压阀采用SMC公司生产的精密减压阀。其调节精度为0.05Mpa。可以对丝杠的负载进行精密设置。气罐在这一结构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单向阀保证了整个结构的可靠性。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减小丝杠的负载,替代了国外同类设备使用配重的复杂结构,减少了设备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点:
1、整个机构采用气动件,简单可靠。
2、顶块采用半球形,可以保证气缸的推力和丝杠平行,消除了丝杠受力偏斜这一可能。
3、负载可以通过减压阀调节,方便易行,单向阀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有良好的自保护装置,负载调节简单方便。
4、两个气缸缸径大小相等,并联使用,分列丝杠两侧,可以保证丝杠两端同时受力。
5、气缸和气罐并联,可以保证在气缸压缩的时候,气体的变化可以看作等温变化。
6、设备的重量轻,装配方便简单,可以有效减小丝杠的负载。可广泛应用于由丝杠传动带动重物运动的机构和设备。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顶块、2-第一气缸、3-气罐、4-减压阀、5-单向阀、6-丝杠、7-第二顶块、8-第二气缸、9-负载物、10-基体、11-输气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这种丝杠载荷消减机构,毗邻丝杠,其特征在于:该机构有两个紧固于基体10的气缸,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8与丝杠平行并对称分列于丝杠两侧,且两气缸的缸径大小相等,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8的两缸杆顶部分别连有第一顶块1和第二顶块7,第一顶块1和第二顶块7与负载物9同一侧的表面顶压接触,并分置于丝杠两边,上述第一顶块1和第二顶块7的形状是半球形、球冠形或球形。
两个气缸的缸体进气孔与输气管11并联,输气管11的另一端经减压阀4、单向阀5与气罐3连通。上述减压阀4与单向阀5串联。气罐、减压阀和单向阀放置在远离丝杠的空闲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气缸必须紧固于基体10上,气缸分列丝杠两侧,且缸径大小相等。减压阀采用SMC公司生产的精密减压阀,其调节精度为0.05Mpa。可以对丝杠的负载进行精密设置。单向阀保证了整个机构的可靠性。气罐在这一机构中向两汽缸供给气体动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两汽缸的第一顶块1和第二顶块7作用在负载物9同一侧的表面,且两顶块必须和负载面接触,对负载物9可施行均匀的顶压力,采用上述机构可以减小丝杠的负载,替代了同类设备使用配重的复杂结构,减少了设备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