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住宅排水系统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201209.X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3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仲继寿;常林润;曾雁;姚民光;衡立松;梁万军;魏曦;王京生;王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D11/11;G05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住宅 排水系统 模拟 实验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产品排水系统性能的实验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中,排水系统由不同的产品、部件、管道而组成,因此,排水系统性能不仅会受到产品、管材本身的性能影响,更会受到其组合使用、多种变化的影响。在产品日益更新的今天,如何评判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如何评判其组成系统后的性能,是建筑行业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缺乏模拟实验研究设备,没有评价标准,使得设计人员在设计选用时不得不以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数据为准,不得不在住宅这一最终产品中,根据居民的使用效果来直接进行系统评判,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改造。
目前我国住宅排水系统缺乏专门的科学实验研究、缺乏产品性能及检测标准研究、没有标准的检测装置、没有完善的测试标准,导致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落后于住宅发展需求,阻碍了我国住宅厨卫系统研究的进展。反映在工程中,常常会出现排水不畅、返臭气、烟气倒灌、跑、冒、滴、漏等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问题。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系统更加复杂,问题更突出。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室内环境,妨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非典”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发生恶性传染疾病时,有问题的排水系统还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途径。
目前现有的住宅排水系统模拟实验方法是采用等比例缩小的模拟系统进行定流量排水模拟实验技术。相对来说,定流量排水操作比较简单化,是在设定某一排水流量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管道中为常流水的状态,流量值可按照人们的要求去设定。但这种方式在日常使用中属于极限不利情况,所测得的数据与我国现有规范的排水系统设计参数偏差很大,如果以此方法为基础制定中国的排水系统检测标准,将对我国排水系统产品的性能要求提高很多,并会在实际工程中造成一定的投资浪费。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住宅排水系统模拟实验装置,要解决住宅排水系统性能无法评判,缺乏有力的研究与验证手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住宅排水系统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主体建筑结构、循环给排水管路及设备、监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主体建筑结构:
为高层建筑物,自下至上顺序为低位水箱间层1、排水收集层2、测试层3和排水负荷施加层4、高位水箱间层5,其中,测试层3和排水负荷施加层4为750层。
循环给排水管路及设备:
在低位水箱间层1设有低位水箱8,高位水箱间层5设有高位水箱9,在低位水箱8向上至高位水箱9之间连接循环水管6,低位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泵7,低位水箱的进水口与市政给水管25连接;高位水箱底部向下连接给水管23,给水管23在排水负荷施加层4连有洗衣机水龙头24和卫生器具的注水口,给水管23在各测试层3均设有洗衣机水龙头24;
从高位水箱间层至排水收集层竖直向下延伸有测试立管12,测试立管顶端设有通风帽29,测试立管在排水负荷施加层4、各测试层3均连有排水横支管14,排水横支管14的端部用管堵13封堵,在排水负荷施加层4的排水横支管上分支连接便器排水管27和洗浴器排水管26,便器排水管27与便器15的排水口连接、洗浴器排水管26与洗浴器16的排水口连接,测试立管下端伸入排水收集层设置的集水槽19内,集水槽底端出水口与低位水箱之间连接排水管20。
监控测试系统:
在低位水箱8内设有液位传感器32和补水控制阀28;
循环水管6与可调控制阀11连接;
给水管23与供水控制阀21连接;
洗浴器排水管26与排水电磁阀17连接;
便器排水管27与自动排水装置18连接;
测试层的各排水横支管14与差压式压力传感器22和液位计31连接;
排水管20连接差压式压力传感器22和流量计33;
测试立管顶端的通风帽29下方设有风速计30;
在低位水箱间层1、排水收集层2、各测试层3和排水负荷施加层4均设有楼层控制器;各楼层控制器由信号采集线分别与其所在楼层的差压式压力传感器22、液位传感器32、流量计33、液位计31、风速计30连接;各楼层控制器由信号控制线分别与所在楼层的洗衣机水龙头24、洗浴器的排水电磁阀17、便器的自动排水装置18和循环水泵7的电动阀连接,各楼层控制器由信号线分别经网络集线器与监控主机和数据库服务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