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105.X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明;沈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型继电 保护装置 测试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离线测试的辅助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将继电保护装置快速连接到位,便于进行逻辑编程测试。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是供配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包括电磁式、晶体管式等各种继电保护装置。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但具有保护功能,而且还具有网络通信、故障录波和自适应的多功能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已逐渐取代了原有的电磁式、晶体管式等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后,原来相关的二次回路控制逻辑的硬件设备已改用软件编程来实现。为了验证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内部二次控制逻辑编程的正确性,需要对该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安装测试。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如下:一种是在现场测试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安装时,需要人工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输入和输出线按测试要求进行接线操作,该方法对接线的改动和恢复工作比较少,但是由于在现场测试,如若拆、接线不当,或者误碰引起接地或短路,造成的测试数据不准确,甚至损坏设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另一种是离线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安装测试,该方法需要模拟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人工接大量的电流、电压线和控制回路的信号线,因而,每次都需要根据二次图纸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端子布置进行人工接线,十分麻烦,效率低,费时又费力,接线人员不仅要熟悉图纸,而且更要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端子布置以及正、负极性等,并且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接线错误,导致逻辑验证错误,严重的造成继电保护装置损坏,甚至损坏一些自保护性能较差的电流、电压发生仪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现场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易引起接地或短路、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离线人工接线效率低、易出错甚至造成设备损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连接器,该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继电保护装置快速连接到位,避免繁琐的接线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连接器上固定有探针盒,该连接器包括纵向固定部件、横向固定部件、纵向推拉部件和底板,
纵向固定部件包括滚珠滑槽、滑板、纵向定位块,滚珠滑槽纵向设置并固定在底板上,滑板设置在滚珠滑槽上,纵向定位块固定在滑板一端;
横向固定部件包括托板和横向定位板,托板设置并固定在滑板上,两个横向定位板平行且纵向设于托板上;
纵向推拉部件固定在底板上,一端与滑板连接固定。
所述的滑板一端上开有数排纵向调节螺孔;
所述的纵向定位块为两个,两个纵向定位块分别通过螺丝穿过相应的纵向调节螺孔固定在滑板一端。
所述的托板上开数排横向调节螺孔;
所述的两个横向定位板的外侧均设有角钢,角钢的水平段上设有螺丝,一个横向定位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托板上,另一个横向定位板通过螺丝穿过相应的横向调节螺孔固定在托板上。
所述的纵向推拉部件包括推拉手柄、滑块和伸缩轴,推拉手柄一端与滑块一端销接,滑块另一端与伸缩轴一端连接固定,伸缩轴另一端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滑板一端连接固定。
该连接器还包括探针盒固定部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支撑架,两个支撑板对称设置在底板一端;支撑杆设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两端分别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支撑架设于支撑板两侧,并分别与底板和支撑架连接固定。
该连接器还包括防翘档板,防翘档板一端设于探针盒上,并与探针盒连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连接器上固定有探针盒,包括纵向固定部件、横向固定部件、纵向推拉部件和底板,该连接器通过纵向固定部件和横向固定部件将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固定,并通过纵向推拉部件推动继电保护装置,使该继电保护装置的输入、输出端子与探针盒上的探针接触,从而完成继电保护装置逻辑编程离线测试的连接安装,避免了繁琐的接线及检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避免了人工接线容易出错,从而杜绝了造成设备损坏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