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8983.X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0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盛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赵华国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G05B19/41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生产线 中的 rfid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
技术背景
汽车产业链可简单划分为零件制造、整车装配与售后服务三个基本环节。汽车零件制造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且制造流程多,涵盖了铸造、锻造、冲压、机械加工及热处理等多种工序,零件数量众多;整车装配过程也包括零件冲压、焊接、喷漆、部件或总成组装,整车装配等诸多环节;无论是零件生产厂还是整车装配厂,仅由人工管理数量庞大的零、部件和复杂、众多的制造流程,往往容易出错并无法从源头上快速提高各流程的运作效率与效益。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生产管理: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因装配各种不同类型的工程车,必然要求操作人员手工登记各类型汽车的各个组成零件。这种需要人工目视进行纸笔记录的工作,错误的几率较大,还需要耗费一定的劳动力成本。
仓库管理:各种汽车的零部件多,摆放在效大的仓库里,如要对零件进行对帐和盘存,耗时耗力,影响生产。
产品管理:为了便于了解成品车的质量状况方便厂家的跟踪,维修,为今后业务的开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就要对各个零件进行追溯,查询它的生产厂家、制造时间、使用期限、批次,维修记录等相关信息如按传统手段是非常困难的。考虑到现阶段汽车产品管理的不规范、使用及维修的不规范、假冒零部件大量存在、维修记录的不完整等因素,具体到出现问题的车辆,难免会出现各方推卸责任的情况。
而目前一些汽车生产厂家采用了条形码技术,对汽车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进行标识和管理,例如在汽车的装配线上,布置着关键工序的情息采集点每道工序完成后,通过工化上的条码阅读器读入相关零部件的条码标签、工号甚至故障条码等有关信息.操作人员把每道工序的生产信息送入对应的数据采集点,再传到整个生产处的通讯主机,由此计划和管理部门就能及时了解流过各关键工序的汽车装配状况和整个生产流水线的运行情况,并可以整理出一系列统计文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配置灵活、系统成本较低,但由于零件信息都存储在PLC或PMC数据库里,所以,对网络通信的速率,可靠性等要求很高,要求有高性能的PLC、大容量的数据库和高速度的PMC主机。同时条形码技术识别方式还存在如下缺陷难以克服:
1.扫描速度慢,一次只能扫描一个条码,影响零部件出入口的物流速度。
2.标签形式单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标签尺寸大小和形状受限制。
3.不可重复记录,条码标签印刷上去,就不能更改,只能记录初始数据。
4.安全性能低,因为内容全都记录在标签表面,标签制造技术含量低,易于伪造。
5.数量容量少,不能记录太多产品及生产过程中的信息。
6.对网络环境依赖程度高,大多的生产数据记录在后台数据库,需要较高的网络配置开销。
7.读取性能低,只能在可视距离下读取,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
8.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差,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印刷上去的条码因外部环境因素,其使用寿命很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高效的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包括监管计算机和与所述监管计算机相连的数据库、仓库管理计算机、总装管理计算机,以及多个电子标签,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都分别连接有阅读器。
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或/和总装管理计算机可连接有标签打印机。
所述与仓库管理计算机连接的阅读器可包括手持扫描阅读器或/和门禁扫描阅读器,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互联。
所述监管计算机还可连接有运输管理计算机,所述运输管理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或者局域网与所述监管计算机互联,并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一个作业指令接收器。
所述监管计算机还可连接有售后管理计算机,所述售后管理计算机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有手持扫描阅读器。
所述电子标签可为吊牌式,采用PBC封装,并设置有塑料扎带。
所述电子标签可为粘贴式,涂覆有耐高温丙烯酸胶。
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和总装管理计算机可通过Internet网或者局域网与所述监管计算机互联。
所述售后管理计算机可通过Internet网与所述监管计算机互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盛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赵华国,未经上海盛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赵华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8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射频识别读写装置
- 下一篇:折叠休闲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