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量多种参数的智能电磁流量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402.1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柏林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F1/58;G01F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1浙江省杭州市天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多种 参数 智能 电磁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流量计,尤其是一种可以测量如流量、温度及压力等多种参数的电磁流量计。
背景技术
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电液体流过包围在磁场中的测量管时,在流向和磁场二者相垂直的方向就会产生与平均流速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测量管的表壳内设有测量电极,测量电极将接收到的感应电势送入电路由单片机运算与处理。
目前大多的电磁流量计都是单一地对流量参数进行测量,如果需要测量其它参数,如温度、压力或者温差时,需要将多个测量仪表安装在被测介质所在管路上,这样增加了多台仪表之间的接线,使得多台仪表之间的传输线路的布置变得复杂,而且对各台仪表的维护难度加大,费用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磁流量计只能测量单一流量参数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测量多种参数的智能电磁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多种参数的智能电磁流量计,包括带励磁线圈的测量管,测量管的轴线方向与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垂直,测量管内设有两电极,电极沿管径方向穿通管壁,其电极头与测量管内表面平齐,将测得的感应电势送入输入电路和采样放大电路,其中,测量管本体上组合安装了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或者及其组合;在电路的前端设有独立的温度或压力测量信号调理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在单片机电路的控制下由多路A/D转换电路对包括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运算处理后经通讯接口输出,同时各数据可保存在储存电路中,通过USB接口可下载保存的测量数据。将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或者其组合设置在电磁流量计的测量管本体上,使之成为一体化装置,只需安装一台这种能测量多参数的智能电磁流量计就可以对介质进行多参数的测量,简化了测量多种参数必须安装多台仪表的设计方法,由于将测量其它参数的传输线路与测量流量的传输线路整合成一体,将多种测量传感器组合在一起,即可以方便安装,降低维护成本,又增强了抗干扰性;测量用的传感器可以多种,按照需要可以增加。
流量计电路上设有多路信号通道,多路A/D转换器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对所有被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单片机对所测的数据处理后进行显示、保存,同时由通讯接口输出各个被测量的参数。可以输出电磁流量测量值,也可以独立输出温度和压力的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多种参数的测量传感器与电磁流量计整合在一起,简化了需要多种参数测量时的安装布置结构,一体化设计减少了多台仪表之间的接线,方便了安装,降低了安装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极,2、励磁线圈,3、测量管,4、输入电路,5、采样放大电路,6、多路A/D转换电路,7、数字励磁电路,8、单片机电路,9、USB接口,10、通讯接口,11、显示电路,12、储存电路,13、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信号调理电路,16、信号放大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测量多种参数的智能电磁流量计(参见附图1),包括带励磁线圈2的测量管3,测量管的轴线方向与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垂直,测量管内设有两电极1,电极沿管径方向穿通管壁,其电极头与测量管内表面平齐,两电极将测得的感应电势送入输入电路4,经采样放大电路5放大后送入多路A/D转换电路6,采样放大电路5与数字励磁电路7相连;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分别将所测得的信号送入各自的信号调理电路15,经各自的信号放大电路16放大后由多路A/D转换电路6在单片机电路8的控制下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据经单片机的处理后通过显示电路11进行显示或通过储存电路12保存采集的信号,弹片机电路8连着USB接口9和通讯接口10,同时可由通讯接口输出各个被测量,也可由USB接口下载保存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柏林,未经张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