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应急救生舱的监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0824.5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金龙哲;刘仁生;朱军;栗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哲;刘仁生;朱军;栗婧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中强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应急 救生 监控 装置 | ||
1.一种可移动式应急救生舱的监控装置,分为监控I型、II型、III型、IV型四种,其特征在于监控I型是舱内、外各设置监测仪表,仪表本身具备实时显示及在设定参数的上下限报警功能,对外部数据的观察通过救生舱内的观察窗;配备设备包括:舱内氧气传感器(1)、舱内一氧化碳传感器(2)、舱内二氧化碳传感器(3)、舱内甲烷传感器(4)、舱内硫化氢传感器(5)、舱内二氧化硫传感器(6)、舱内温度传感器(7)、舱内湿度传感器(8)、舱内压力传感器(9)、舱外氧气传感器(10)、舱外二氧化碳传感器(11)、舱外一氧化碳传感器(12)、舱外甲烷传感器(13)、舱外温度传感器(14)、舱外风速传感器(15)、舱外压力传感器(16)、外电源开关信号传感器(17)、电池容量传感器(18)、救生舱UPS电源(19)、矿用防爆接线盒(26)、铠装电缆(27);矿井外部电源连接救生舱UPS电源(19),救生舱UPS电源(19)通过矿用防爆接线盒(26)连接各舱内外的传感器供电;内部矿用防爆接线盒(26)并行连接舱内氧气传感器(1)、舱内一氧化碳传感器(2)、舱内二氧化碳传感器(3)、舱内甲烷传感器(4)、舱内硫化氢传感器(5)、舱内二氧化硫传感器(6)、舱内温度传感器(7)、舱内湿度传感器(8)、外电源开关信号传感器(17)、电池容量传感器(18);外部矿用防爆接线盒(26)并行连接舱外氧气传感器(10)、舱外二氧化碳传感器(11)、舱外一氧化碳传感器(12)、舱外甲烷传感器(13)、舱外温度传感器(14)、舱外风速传感器(15)、舱外压力传感器(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移动式应急救生舱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监控II型是在I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井下监控分站(20)、救生舱井上监控系统软件(21)、计算机(22)、智能传输接口(28)、RS485接口(29)、航空插头(30),实现舱内外环境参数的集中实时显示,以及设备的状态显示,并且将监测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接口及软件平台并入煤矿监测系统,实现井上、下,舱内、外的三方数据实时监测通讯;连接方式:矿井外部电源串行连接救生舱UPS电源(19)、矿用防爆接线盒(26)、井下监控分站(20),航空插头口(30),通过航空插头(30),航空插头(30)分三个分支,一路并行舱内氧气传感器(1)、舱内一氧化碳传感器(2)、舱内二氧化碳传感器(3)、舱内甲烷传感器(4)、舱内硫化氢传感器(5)、舱内二氧化硫传感器(6)、舱内温度传感器(7)、舱内湿度传感器(8)、外电源开关信号传感器(17)、电池容量传感器(18);二路外部通过矿用防爆接线盒(26)并行连接舱外氧气传感器(10)、舱外二氧化碳传感器(11)、舱外一氧化碳传感器(12)、舱外甲烷传感器(13)、舱外温度传感器(14)、舱外风速传感器(15)、舱外压力传感器(16),三路依次连接RS485接口(29)、矿用防爆接线盒(26),通过铠装电缆(27)引入舱外至井上,依次连接智能传输接口(28),普通计算机(22),通过井上监控系统软件(21)实时显示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哲;刘仁生;朱军;栗婧,未经金龙哲;刘仁生;朱军;栗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8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