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支架限位件的组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6909.6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98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雄;曹令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文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支架 限位 组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风扇支架的制成有关,特别是与可以自动组装风扇支架限位件的组装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要在风扇支架上装设O型圈的装设制程都是以人工的方式,手动的将风扇支架先放到一定位治具上,然后再将O型圈一个一个的套设在支架螺栓上所预设的凹槽位置,完成后取下组好的风扇支架再换上下一个,这样的制程缓慢、耗时、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质量控管不易,同时也会增加许多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可以自动装设风扇支架限位件的组装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风扇支架限位件的组装装置包含有一底座,上设有一活动座,该底座在该活动座侧边设有数个支撑板组,每一支撑板组设有数个穿设孔,供风扇支架的螺栓穿入,每一穿设孔由分设于二相邻支撑板上的一凹部所共同形成。一擎动器,架设于该活动座上方,该擎动器连接一压板,该压板可于一远离位置与一下压位置间移动。数个给料匣,设于该活动座的侧边,各该给料匣内可容置数个限位件,各该给料匣设有一出料端。数个移动臂,设于该活动座的侧边,各该移动臂设有一承部,用以容纳限位件,该移动臂可在该给料匣出料端与该活动座二位置间移动,使该移动臂可以其承部自出料端取得一限位件,然后将该限位件移向该支撑板组的穿设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支架限位件的组装装置,可提高制造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风扇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显示压板未下压之前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显示压板下压后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座部份的放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给料匣与移动臂部份的放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臂及支撑板组的放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臂及支撑板组的放大视图,显示螺栓下压时的状态。
图8是螺栓下压后,移动臂与支撑板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风扇支架限位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及特征,以下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风扇支架限位件的组装装置是用于将限位件90自动装设在风扇支架10上的螺栓11上,本实用新型包含有:
一底座20,上设有一活动座21,供一风扇支架10置放,该活动座21可因外力而在一上端位置与一下端位置间移动,该底座20在该活动座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板组22,每一支撑板组由二支撑板221相邻靠设置所构成,该二相邻的支撑板221可相对在一贴合位置与一分离位置间移动,每一支撑板组的两端各设有一穿设孔222,由支撑板组22的顶面朝底面渐缩,每一穿设孔222系由分设于二相邻支撑板221上的一凹部223所共同形成。
一擎动器30,可为一油压缸或汽压缸,架设在该活动座21上方,该擎动器连接一压板31,该压板31可受该擎动器30驱使而朝该活动座21移动至一下压位置或远离该活动座21至一远离位置,当该压板31至下压位置时可将该活动座21下压,使该活动座21朝该底座20移动。
四给料匣40,各该给料匣40为一长管体,二二一组分别对应于每一穿设孔222的位置设于该活动座21的侧边,各该给料匣40内可容置复数个限位件90例如O型圈,各该给料匣40设有一出料端41,各该给料匣40内的限位件90可由该出料端41向下落出。
四移动臂50,各该移动臂50设有一承部51,用以容纳O型圈90,各该移动臂50由一托板52以及一推板53所构成,如图6与图7所示,分别对应每一给料匣40设于该活动座21的侧边各该给料匣40的下方,该推板53迭设于该托板52上方并且以该推板53的顶面邻靠于该给料匣40的底端,该推板53的厚度约略等于一O型圈90的厚度,并且该托板52顶面与该支撑板组22的顶面大致齐平等高,该推板53设有一凹口531,配合该托板52以形成该承部51。该移动臂50可在该给料匣40出料端41与该活动座21二位置间移动,因此每当该移动臂50后缩时,该承部51可退至该出料端41的下方使给料匣40内的一O型圈90可落下至该托板52的顶面该推板53的凹口531内。
上述结构的组合,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限位件装设时先将风扇支架置于该活动座21上,然后该等移动臂50会将落于承部51内的O型圈90移往底座20,随着移动臂50的移动,该托板52会与该支撑板组22的侧边形成顶接而无法再继续前进,如图7所示,此时该推板53会继续移动而将凹口531内的O型圈90推至该支撑板组22的穿设孔222位置,使0型圈90可落入该穿设孔222中。之后,擎动器30驱使压板31下压至下压位置,迫使风扇支架10与原本于上端位置的活动座21皆朝底座20移动至下端位置,因此风扇支架10上的数个螺栓11便可以一起穿入对应支撑板组22的穿设孔222,也穿过在该穿设孔222内的O型圈90。而由于螺栓11的下压会使得每一支撑板组22原本于贴合位置的二支撑板221被顶开至分离位置,藉此,可以使螺栓11能顺利的穿入穿设孔222,并且将O型圈90套设于螺栓11上所预设的凹槽12处,然后该压板31上升退回远离位置,而该活动座21亦会带着风扇支架10升起回到上端位置,使该等螺栓11退出穿设孔222,然后便可取出组装后的风扇支架10,达到自动组装O型圈90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6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的喷嘴及冷却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