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孔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429.2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6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吕静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3/00 | 分类号: | E05B73/00;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孔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孔改良结构,尤指一种设置在电子装置的机壳上,用以固定防盗锁的锁孔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公知的笔记型计算机为了防止被窃,大都于计算机的机壳8上设有一锁孔81,以便于锁固一防盗锁9,该防盗锁9包含有一锁头91及一连接于该锁头91外缘的缆线92,该缆线92的另一端能固定于计算机摆置的固定物上(如桌脚等)。当该锁头91的T型转轴911插设于该机壳8的锁孔81内时,能借助钥匙插入锁头91的钥匙孔(图略),带动该T型转轴911旋转九十度,即可使该T型转轴911嵌卡于该锁孔81内端,搭配伸入锁孔81内的二接触元件912防止整个锁头91被转动,使防盗锁9与计算机连结为一体,将计算机限位于固定物上,以避免他人拿走计算机。
上述的防盗锁为一种肯辛顿(Kensington)锁具,与其相对应的锁孔具有一定的尺寸,该锁孔的宽度、高度及深度分别为7.0mm、3.0mm及2.5~4.0mm。若该计算机的机壳是以塑料材料制成,要成型深度2.5~4.0mm的锁孔并无问题,但当该计算机的机壳是以金属板(如铁板)冲制而成时,由于板厚约只有0.6mm,因此难以成型深度2.5~4.0mm的锁孔,若要点焊另一金属件使锁孔的深度达到2.5~4.0mm,又会占用内部空间及导致成本增加。
于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之处,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锁孔改良结构,其能增加电子装置的机壳的锁孔深度,使得机壳以金属板制成时,锁孔能达到预定的深度,且不需增加零元件,不会占用内部空间及导致成本增加。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孔改良结构,在电子装置的机壳上设有一锁孔,该锁孔贯穿该机壳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该锁孔为一长方形孔,该机壳以打凸的方式成型一凸片及一凸部,该凸片由该锁孔一侧向内延伸成型,该凸部由该锁孔另一侧向内突出成型。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锁孔改良结构,在电子装置的机壳上设有一锁孔,该锁孔贯穿该机壳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该锁孔为一长方形孔,该机壳以打凸的方式成型有二凸部,该二凸部由该锁孔二侧向内突出成型。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锁孔改良结构,在电子装置的机壳上以打凸的方式成型有一凸部,该凸部向内突出成型,该凸部内成型有一锁孔,该锁孔贯穿该机壳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该锁孔为一长方形孔,该凸部二侧中间处各向外突出成型一挡止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打凸的方式,增加电子装置的机壳的锁孔深度,使得机壳以金属板制成时,锁孔能向内延伸达到预定的深度,从而可用以固定防盗锁,且本实用新型利用冲制成型,不需增加零元件,不会占用内部空间及导致成本增加。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锁孔与防盗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锁孔结构第三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1 机壳
11 锁孔
111 端点
12 外表面
13 内表面
14 凸片
141 端点
15 凸部
151 端点
16 凸部
161 平面
17 凸部
18 挡止部
5 防盗锁
51 锁头
511T型转轴
512 接触元件
52 缆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食盐床后加碘装置
- 下一篇:二层实木浮雕复合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