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带有动力电池组的汽车的车载蓄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82300.1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2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梁树林;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魏振华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带有 动力 电池组 汽车 车载 蓄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蓄电池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带有动力电池组的汽车的车载蓄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蓄电池多是铅酸蓄电池,它是由车上的小型发电机为其充电的,一旦车子关闭发动机,小型发电机就会停止工作,蓄电池就会被停止充电,若车子长时间不使用,会导致蓄电池出现溃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铅酸蓄电池出现溃电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蓄电池系统,它能保证车载蓄电池被不间断充电,从而不会出现溃电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带有动力电池组的汽车的车载蓄电池系统,该系统包括充电器、蓄电池组、放电控制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充电器的电压输入端接汽车的动力电池组的输出端,充电器的电压输出端接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入端,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出端接放电控制装置的电压输入端,所述放电控制装置的电压输出端作为负载接入端,蓄电池组具有多个检测端,所述控制器的多个输入端口分别连接蓄电池组的多个检测端并分别输入每个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的多个输出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充电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放电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并分别输出充电器控制信号和放电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蓄电池系统,充电器的电压输入端与动力电池组直接相连,经过充电器的电压变换,得到低压电,给蓄电池组充电。通过放电控制装置与负载连接,给负载供电,整个系统由控制器对其充放电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因此,它能保证车载蓄电池被不间断充电,在汽车停止工作比如关闭车钥匙后仍然能对蓄电池保持充电,所以即使汽车很久不用蓄电池也不会溃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蓄电池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蓄电池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3为充电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放电控制装置电路原理图;
图5是信号采样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带有动力电池组5的汽车的车载蓄电池系统,该系统包括充电器1、蓄电池组2、放电控制装置3和控制器4,所述充电器1的电压输入端接汽车的动力电池组5的输出端,充电器1的电压输出端接所述蓄电池组2的输入端,所述蓄电池组2的输出端接放电控制装置3的电压输入端,所述放电控制装置3的电压输出端作为负载接入端,蓄电池组2具有多个检测端,所述控制器4的多个输入端口分别连接蓄电池组2的多个检测端并分别输入每个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器4的多个输出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充电器1的信号输入端和放电控制装置3的控制端并分别输出充电器1控制信号和放电控制信号。
所述充电器1可以为各种电压转换电路,优选为如图3所示的具有保护电路的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滤波电路11、输出滤波电路12、变压器14、控制芯片13、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开关Q3;所述输入滤波电路11的输入端接汽车的动力电池组5的输出端,输入滤波电路11的输出端接所述变压器14初级侧主线圈141的一端,主线圈141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三开关Q3的一端,第三开关Q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所述控制芯片13的电路保护引脚,并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所述电路保护引脚与第三电阻R3的接点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控制芯片13的接地端接地,控制芯片1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所述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控制芯片13的信号输入端接所述控制器4的充电器1控制信号输出端口P5,所述变压器14初级侧副线圈14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所述控制芯片13的电源输入端,变压器14次级线圈143跨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12的两输入端,输出滤波电路12的输出端接蓄电池组2的输入端,所述次级线圈143的一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翅式换热器
- 下一篇:泡沫铜-相变材料储能构件及采用它的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