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锁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034.2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47/06;E05B6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学东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把手并可执行上锁及解锁操控的具有把手的锁具。
【背景技术】
参阅图1、2的US 2007/0169525 A1申请案所揭示的锁具,其包含:一内壳座11、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内壳座11上的内把手12、一外壳座13、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座13上的外把手14、一连动内、外把手12、14的把手连杆15、两个使把手12、14具复位作用力的复位单元16、一安装在内壳座11上的电控机构17,以及一个锁控机构2。
该外壳座13包括一个具有一组装孔131的基壁132,以及一个围绕该组装孔131并往外突出的突环壁133,在基壁132上具有两个邻近组装孔131的壳座卡槽134。而外把手14具有一个把手外壳141,以及一个连动地安装在把手外壳141内部的固定座142,该固定座142的筒壁上具有两个对应外壳座13的壳座卡槽134的把手架槽143。
该锁控机构2包括一个安装在内把手12上的转钮21、一个安装在外把手14上的锁钥组合体22、一支扁平并连动该转钮21及锁钥组合体22的锁连杆23,以及两片穿套在锁连杆23上并对应外壳座13的壳座卡槽134的卡板24、24′。每片卡板24、24′都具有一个设有一锁控孔241的插控部242,以及自该插控部242突出的一平衡部243、一卡掣部244,该锁控孔241包括一个水平的上锁区域245,以及一个与上锁区域245交集且直立的解锁区域246。组装时卡板24、24′相差180度,也就是说,该卡板24的平衡部243对应另一卡板24′的卡掣部244。
当该锁具位于图2所示的一个解锁位置时,该锁连杆23是水平的,此时卡板24、24′的锁控孔241大致重叠,而使得卡掣部244缩入外把手14的把手架槽143内,这时候卡板24、24′和外壳座13间无卡掣关系,在此状态下该内把手12及外把手14都可以被扳动。
参阅图1、3,当锁连杆23被锁钥组合体22、转钮21以及电控机构17中的其中一个驱动,而由水平转换到直立时,该锁连杆23将对应卡板24,24′的上锁区域246,并使得卡板24、24′上的卡掣部244分别往外壳座13的壳座卡槽134突出,此时连动的内、外把手12、14就无法被转动,该锁具也因此转换到一个上锁位置。
前述实用新型虽可利用卡板24、24′外突插向外壳座13的壳座卡槽134,来达到上锁的目的,但是在防盗的成效上,由于所述卡板24、24′安装的位置邻近外壳座13,且本身体积小、强度有限,因此,在安装后,小偷只要利用工件加长外把手14的手握部位的施力力臂长度,然后用力转动外把手14,就可以破坏并造成卡板24、24′偏斜,故其防盗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产生较佳防盗效果的具有把手的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包含:一壳座单元、一把手单元,以及一个锁控机构,该把手单元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壳座单元上的外把手、一内把手,以及一连动该外把手及内把手的把手连杆,该外把手具有一个界定出一组装室的筒壁,在该筒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连动缺口,而该锁控机构包括:一安装在外把手上的锁钥组合体、一安装在内把手上的转钮、一连动该锁钥组合体及转钮的锁连杆,以及至少一片卡板。
本实用新型的锁控机构还包括一个安装在外把手的组装室内并和把手连杆连动地结合的连动座,上述连动座具有一个供该卡板安装的卡板槽,上述卡板并具有一个可往该外把手的连动缺口突出或缩入卡板槽内的卡掣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卡板的卡掣部突出卡板槽并卡掣在外把手的连动缺口时,该卡板将连动该连动座及外把手,使锁具位于一解锁位置。而当该卡板的卡掣部缩入卡板槽时,将解除连动座及外把手间的连动关系,此时外把手只能空转并使得锁具转换到一上锁位置。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上锁位置时该外把手只能空转,故该项设计无法以强力转动该外把手的方式破坏锁具的上锁功能,而具有较佳的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US 2007/0169525 A1发明申请案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申请案的一组件对应图,主要显示当锁具位于一解锁位置时,两卡板及一外把手的对应关系;
图3是一类似图2的组件对应图,图中该锁具位于一上锁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该锁具的一锁控机构的部分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鞋套机鞋套牵引机构
- 下一篇:夹帽太阳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