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减低风阻的导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8401.1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雄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低 导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导流结构,尤指一种可减低行车风阻的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一般车辆会受气流所产生的风阻影响而影响行车效率,因此常见的解决方式便是装设导流板,除了小型车外,长途运行的大型车更是需要导流板,虽然大型车的重量要比一般的小型汽车重,在高速的行驶状态下,任何车都无法避免因风阻而产生的油耗问题;唯一不同的是,公知技术中,大型车的导流板装设在车头的顶部位置,且形成斜放的方式架设在车顶,借由斜放该导流板的方式,使该车子在行驶时,改变迎面形成的气流流动角度,以减缓高速行驶下所产生的风阻影响。
虽然设在车头顶端的导流板可改变气流的方向,希冀减低风阻对于车辆的影响,然而车辆行驶时,除了前端产生风阻外,通过车体的气流在车体后端产生紊乱的气流流场,也直接影响到行车的效率。
而公知的车辆导流结构,如图1所示,在该车体10后方上、下两端处分别设置有斜板20,以改变车体10后方所产生的气流角度,从而使所产生的气流较为流畅,减少涡流的产生,改善车体10后方低压状况,进而减低行车时的阻力。
然而前述的公知技术,由于所设置的斜板20结构必须体积够大,且能在高速行驶下承受其气流强度,因此导致其结构成本大幅攀升;另外,该斜板20所设置的位置直接阻碍到车体10后端车门的开关,更是造成使用上的极度不方便;因此,有鉴于前述公知结构缺点的存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低风阻的导流结构,以提升行车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可减低风阻的导流结构,设在车体的尾端位置,该导流结构具有中空框体,该框体由复数导流板所组成,这些导流板呈弧形,在这些导流板间形成气流通道,且在该框体前端面形成进风口,在该框体后端面形成出风口,该进风口与该出风口与该气流通道连通,并该进风口面积大于该出风口面积,使该出风口形成喷嘴作用,当行车时所产生的气流经由该框体的进风口强制导引,通过该气流通道后再由出风口导出,在车后形成无形的风墙,减少车后旋流区域,并使气流较为流畅,以提升行车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可减低风阻的导流结构,在车体尾端设置用以导引行车所形成气流的框体,以改变该气流的方向,大幅降低行车所形成的风阻,借此提升大型车的行车效率及行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导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车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摆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体 20 斜板
1 框体 11 导流板
12 导流板 13 气流通道
14 进风口 15 出风口
16 枢轴 17 固定板
2 车体 3 固定座
4 锁固组件 5 螺丝组件
6 驱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配合附图来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装设在大型车的车体(如图2中的大卡车)尾部顶端位置,如图2的局部放大图所示;续参阅图3,该导流结构以长形框体1为主体,其中该框体1呈中空状,该框体1的上下端分别具有导流板11及12,并在此导流板11及12间形成有气流通道13,该导流板11及12的板面呈弧形,并在框体1的前端面具有进风口14,又在框体1的后端面则具有出风口15,且进风口14面积大于出风口15面积,使出风口15成为实质喷嘴,另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导流板11、12为一体构成;而在框体1的左、右端位置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枢轴16,这些枢轴16分别穿设在固定座3上,并经由锁固组件4将枢轴16与固定座3相连结,使框体1相对于固定座3具有转向作用,而固定座3再经螺丝组件5固定在车体2尾端上,如图5的组合完成图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雄,未经陈世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豆浆米糊机的滤网安装结构
- 下一篇:具门自动定位功能的展位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