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气锤专用节能蓄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688.6 | 申请日: | 200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2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神 |
主分类号: | F15B15/18 | 分类号: | F15B15/18;B21J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6104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锤 专用 节能 蓄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气锤专用节能蓄势器。
背景技术
国外的电液模锻锤一般采用全液压系统(所谓油打油方案),在一般条件下油的流速较气的流速低的很多(油的流速大约为20米/秒左右,而气的流速大约为80米/秒左右)。因此,模锻锤通常采用短行程、重锤头来满足打击能量的要求。国内原蒸-空模锻锤改造成电液锤时,大多采用液气滑阀系统,保持原锤行程(一般3吨~16吨模锻锤最大行程大约为1250-1500mm)。为了保证足够的打击能量必须加大滑阀的口径,因此活动迟缓而造成回程速度放慢。传统的电液模锻锤均需配备高压气路糸统来满足高压油的平稳运行。但该高压气路糸统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使用动作慢,加工产品时间长,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气锤专用节能蓄势器,它可替代原有液气锤的高压气路糸统来满足高压油的平稳运行,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动作快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主缸侧边外密封设有外缸套,主缸侧边与外缸套之间的间隙形成气套,主缸内设有活塞,活塞下端的主缸内设有顶持活塞下端的基础垫,活塞上端的主缸侧顶部通过气体分路器与内套相通,活塞下端的主缸下部相通高压油输出管路和通过单向阀相通高压油泵。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替代原有液气锤的高压气路糸统,利用封存密闭气套内的氮气吸收、蓄存和释放能量来满足高压油的平稳运行,利用短行程活塞,使液气锤动作快,使其加工产品时间短,减少了大量加工工时,产品成型一致性好,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和坚固耐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液气锤专用节能蓄势器,主要由主缸6、高压油泵10和单向阀3所组成。主缸侧边外密封设有外缸套4,主缸侧边与外缸套之间的间隙形成气套5。主缸内设有活塞8,活塞下端的主缸内设有顶持活塞下端的基础垫1。活塞上端的主缸侧顶部通过气体分路器11与内套相通。活塞下端的主缸下部相通高压油输出管路9和通过单向阀及高压油管2相通高压油泵。
所述的活塞下端的主缸内充设有液压油7。所述的活塞上端的主缸和气套内充设有氮气。活塞是落在基础垫上,基础垫内的主缸有一个足够大的容积,基础垫内的主缸容积占主缸容积的50%~80%。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是落在基础垫上,基础垫内的主缸容积是一个足够大的容积,充满了液压油,活塞的上腔的主缸和气套内为氮气,活塞下腔的主缸内为液压油。当高压油泵起动时,通过单向阀将高压油注入活塞下腔的主缸内,使活塞下腔的液压油升高压力;将活塞向上推,使活塞上腔的主缸内的氮气通过气体分路器进入气套,使氮气气体体积缩小压力升高,直到压力与高压油泵输出高压油的压力相同时,活塞不动,单向阀自动关闭,活塞下端的主缸内充满高压液压油;
当高压油输出管路(与液气锤控制油路连接)输出高压油时,活塞下行,气套内的高压氮气气体膨胀向活塞的上腔流动,这时,活塞下腔的液压油压力开始下降,单向自动阀打开,高压油泵的高压油进入活塞下腔的主缸内,使活塞下腔有充足的高压液压油,从高压油输出管路不断输出的高压液压油,完成液气锤的提锤动作。
当液气锤不需要高压油时,高压油泵将高压油再输入活塞下腔的主缸内,直到活塞的上、下腔及高压油泵的高压油压力相等时,单向阀自动关闭,活塞下端的主缸内充满了高压液压油。完成了蓄势器的蓄能任务。
高压油泵、气体分路器和单向阀等元件为市场上所售产品,故不再累述。
总之,本实用新型可替代原有液气锤的高压气路糸统,利用封存密闭气室内的氮气吸收、蓄存和释放能量来满足高压油的平稳运行,利用短行程活塞,使液气锤动作快,使其加工产品时间短,减少了大量加工工时,产品成型一致性好,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和坚固耐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神,未经刘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