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火花塞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4686.1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3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寿贵 |
主分类号: | H01T13/40 | 分类号: | H01T13/40;F02M5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花塞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火花塞。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车用发动机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世界各国在制定各种严格的车辆排放法规来规范汽车的生产和使用的同时,开始大力发展代用燃料汽车。由于天然气在资源、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天然气汽车迅速发展起来,汽车改装、天然气储存及加气站的全套技术也日趋成熟。与汽油相比,用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不仅可节约石油资源,降低燃料费用,而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可以大大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近年来,火花塞点火式天然气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在我国已迅速兴起,试验表明,采用火花塞点火式天然气发动机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的天然气汽车多是采用柴油车改装而成,另外由于现有条件下,天然气加气站稀少,而柴油加气站相对较多,所以以柴油、天然气为燃料的双燃料天然气汽车成为大家研究开发的热门课题。
目前,在天然气发动机上使用的火花塞类似于传统汽油发动机上使用的火花塞,该种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侧电极、用于隔开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绝缘体和用于将侧电极固定在绝缘体上的壳体,所述侧电极伸出主体外的发火部的基本形状为L形;其点燃天然气的过程是使用喷射器向向发动机燃烧室中喷射天然气或柴油喷射器,再用火花塞点燃,由于火花塞放电距离较短,火花间隙也即电离通道只有0.6mm~0.9mm,并且其形成的火花被侧电极遮盖,且侧电极还会吸收热量,导致混合气不能被充分燃烧。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燃料,还使排放的尾气不能达到标准;另外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还会导致火花塞电极积炭,缩短火花塞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使燃料气充分燃烧、具有较好环保效果和节能效果的节能火花塞。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火花塞,具有火花塞主体,所述火花塞主体包括中心电极、侧电极、用于隔开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绝缘体和用于将侧电极固定在绝缘体上的壳体,所述侧电极伸出主体外的发火部的基本形状为L形;所述中心电极的底端与侧电极发火部之间形成一个容料腔,所述火花塞主体中还设有与容料腔连通的喷射通道。
所述喷射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设置在容料腔的腔壁上。
所述火花塞主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喷射燃料的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喷嘴通过喷射通道与容料腔连通。
所述火花塞主体在喷射通道进口处设置有用于与喷射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喷射通道的进口与喷射器喷嘴相连通。
所述喷射器为孔式喷射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火花塞中心电极和侧电极发火部之间设置一个容料腔,并在火花塞主体中还设有与容料腔连通的喷射通道,在使用中,可将喷射通道的进口与外接喷射器的喷射嘴连通,使燃料经过喷嘴喷出时,经过喷射通道进入容料腔后再进入燃烧室中,此后中心电极与侧电极发火部之间产生电火花引燃燃料气,由于容料腔内的燃料的浓度高于燃烧室内混合气的平均浓度,同时该处的燃料所受蜗流运动的冲击较少,形成一个可以稳定点火的混合气环境,所以可有效使燃料气充分燃烧、具有较好环保效果和节能效果。(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喷射器固定在火化塞主体上,这将使得应用本实用新型制造发动机时,更加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3)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以汽油、天然气为燃料的发动机上,还可以用于以柴油为燃料的发动机上,只是当用于柴油发动机中时,不要给火化塞接通电源;同时本实用新型最适用与以柴油和天然气为燃料、或以柴油和汽油为燃料的双燃料发动机中,具有用途较广、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标记为:火花塞主体1,中心电极11,侧电极12,发火部121,绝缘体13,壳体14,喷射通道15,进口151,出口152,连接部16,容料腔2,喷射器3,喷嘴3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节能火花塞,具有火花塞主体1,所述火花塞主体1包括中心电极11、侧电极12、用于隔开中心电极11和侧电极12的绝缘体13和用于将侧电极12固定在绝缘体13上的壳体14,所述侧电极12伸出主体1外的发火部121的基本形状为L形;所述中心电极11的底端与侧电极12发火部121之间形成一个容料腔2,所述火花塞主体1中还设有与容料腔2连通的喷射通道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寿贵,未经林寿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4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磷矿直接制取磷酸的新型工业化辊道窑
- 下一篇:一种垃圾桶的减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