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角质皮带扣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4148.2 | 申请日: | 200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0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发勇 |
主分类号: | A44B11/22 | 分类号: | A44B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5贵州省贵阳市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角质 皮带扣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品——皮带扣,其结构能解决用角质材料加工皮带扣的困难。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皮带扣都用金属加工而成,其结构复杂,含有卡齿、卡销、弹片、弹簧、转轴、卡柱。
加工中有浇铸、冲压、电镀工艺,其生产对环境有害,废弃后不易降解,使用中质感不如角质皮带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皮带扣的结构复杂,生产工艺对环境有害,质感冷硬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质皮带扣,其结构新颖,质感舒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皮带扣由大小两块角质板构成,大板构成皮带扣的主体,大板长面加工成微弧形,其弧度与人体腹部前面的弧度相当,板的后面右侧加工成凹槽型,凹槽宽与皮带宽相当,加工凹槽时在右前端中部留一卡柱。
大板后面左侧加工一扁方孔,方孔右侧与凹槽相通,方孔宽与皮带宽度相当。方孔高与皮带厚度相当。扁方孔的后面板上加工两个镙丝孔,凹槽的长度比方孔的长度长,皮带经凹槽穿过方孔,右前端的卡柱卡入皮带眼孔内。
小板构成左侧皮带头的盖压板,小板的长度与大板中扁方孔的后面板的长度相当,小板加工成凹槽型,凹槽宽度与皮带宽度相等,凹槽深度与皮带厚度相等,凹槽的底面加工两个镙丝孔,镙丝孔加工成内小外大的锥形。凹槽的前边上面加工一条上凸的条楞。左侧皮带头打两个镙钉孔再放入小板凹槽内,小板扣压于大板扁方孔的后面板上。条楞卡在大板扁方孔与右侧凹槽相邻的边上,用角质镙丝穿过镙丝孔连接拧紧,完成皮带扣与皮带左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用角质材料加工皮带扣,结构科学,无金属构件,质感舒适,皮带头与皮带扣的连接稳固,生产工艺为铣、磨、转、刻。其生产对环境无害,废弃后易降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皮带扣主体的前面。主体的前面可雕刻各种花纹、图案作装饰。
图2是皮带扣主体的后面。
图3是皮带头盖压板的前面。
图4是皮带头盖压板的后面。
图5是角质镙丝。
图6是皮带扣主体与皮带头盖压板结合、构成完整的皮带扣。
图2中①是皮带扣主体凹槽。②是扁方孔。③是镙丝孔。④是扁方孔的后面板。⑤是卡柱。
图3中⑥是皮带头盖压板的凹槽。⑦是盖压板镙丝孔。⑧是楞状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皮带扣的主体、如图1图2所示、由一块长6cm~7cm、宽4cm~5cm、厚10mm~12mm的大角质板构成,大角质板长面加工成微弧形,其弧度与人体腹部前面的弧度相当,皮带扣主体的后面用铣和磨的工艺加工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板的后面右侧加工成凹槽①,凹槽宽与皮带宽相当,加工凹槽时在右前端中部留一卡柱⑤。大板后面左侧加工成一扁方孔④,方孔右侧与凹槽相通,方孔宽与皮带宽度相当。方孔高与皮带厚度相当。扁方孔的后面板上加工两个镙丝孔③,凹槽的长度比方孔的长度长,皮带经凹槽穿过方孔,右前端的卡柱卡入皮带眼孔内。
皮带头的盖压板、如图3图4所示,由一块长4~5cm宽2~3cm厚6~8mm的小角质板构成,小角质板的前面用铣的方法加工成如图3所示的凹槽⑥,凹槽宽度与皮带宽度相等,凹槽深度与皮带厚度相等,凹槽的底面加工两个镙钉孔⑦,镙丝孔加工成内小外大的锥形。凹槽的前边上面加工一条上凸的条楞⑧。左侧皮带头打两个镙丝孔再放入小板凹槽内,小板扣压于大板扁方孔的后面板上。条楞卡在大板扁方孔与右侧凹槽相邻的边上,用图5所示的角质镙丝穿过镙丝孔连接拧紧,完成皮带扣与皮带左头的连接,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发勇,未经周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4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