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动式侧键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2288.6 | 申请日: | 200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2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斌;汪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1H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式侧键 机构 以及 应用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式侧键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所不可或缺的产品,而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早已不仅仅限制在追求功能的目标上,现今的手机不光在功能上面推陈出新,也更在样式和结构上面变化多样。在白热化的手机市场上,新颖的样式、结构往往更能夺人眼球、惹人喜爱。
目前的手机市场中,手机侧键的形式一般分为如下几种:1)传统的按压式侧键形式,即与手机键盘类似,采用P+R键盘形式,按压触发侧键开关或侧键FPC;2)触摸式侧键形式,即通过触摸按键实现侧键功能,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且目前应用不广;3)压力感应式侧键,即通过按压的压力大小实现触发功能,这种方式成本也较高,应用较少。
以上这些结构形式的侧键都存在着部分缺陷,其中结构形式1是传统的形式,不够新颖;形式2的方式成本较高,且对软硬件要求很高,应用不广;形式3的方式较少应用,成本也较高且形式复杂。伴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对其结构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使结构尽量简单可靠,又要新颖独特;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做到成本尽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组装拆卸简便、成本较低的滑动式侧键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机构的手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滑动式侧键机构包括两个侧键开关、一个侧键弹片、一个侧键键帽、一个中心杆、两个弹簧,中心杆优选采用为金属杆,所述侧键开关安装于壳体内;所述中心杆穿过侧键弹片上插槽孔后装配于壳体中贴近两侧键开关;所述侧键键帽两侧分别连接一弹簧后转配于壳体中贴近侧键弹片;所述侧键弹片上设有凹槽,所述侧键键帽上设有斜顶,所述侧键键帽上的斜顶与侧键弹片上的凹槽上下配合,通过滑动压迫侧键弹片上的两侧分别触发两个侧键开关。
优选所述侧键键帽两侧分别通过十字筋倒槽穿入一弹簧以实现与弹簧连接。
所述侧键弹片上的两侧各设有一凸台以便接触可靠。
为使滑动操作可靠,所述侧键键帽外表面还设有表面凸起或防滑纹。
所述侧键弹片与中心杆也可制成一整体。
应用上述滑动式侧键机构的手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所述手机本体上设有滑动式侧键机构,所述滑动式侧键机构包括两个侧键开关、一个侧键弹片、一个侧键键帽、一个中心杆、两个弹簧,所述侧键开关安装于手机本体壳体内;所述中心杆穿过侧键弹片上插槽孔后装配于手机本体壳体中贴近两侧键开关;所述侧键键帽两侧分别连接一弹簧后转配于手机本体壳体中贴近侧键弹片;所述侧键弹片上设有凹槽,所述侧键键帽上设有斜顶,所述侧键键帽上的斜顶与侧键弹片上的凹槽上下配合,通过滑动压迫侧键弹片上的两侧分别触发两个侧键开关。
优选所述侧键键帽两侧分别通过十字筋倒槽穿入一弹簧以实现与弹簧连接。
所述侧键弹片上的两侧各设有一凸台以便接触可靠。
为使滑动操作可靠,所述侧键键帽外表面还设有表面凸起和/或防滑纹。
所述侧键弹片与中心杆也可制成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方式固定,装配方便简单,不需要采用特殊工艺,可生产性好,安装拆卸简单容易;在形式上采用上下滑动触发式,与传统的侧键形式(按压式)不同,通过机械方式配合运动可自动复位,结构新颖独特;成本较低,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键弹片的详细结构图;
图4a、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键键帽的详细结构图;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键机构上滑、下滑以及自动复位的运动过程示意图以及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式侧键机构,包括侧键开关2、侧键弹片3、侧键键帽4、中心杆(金属杆)5、弹簧6,图3a、图3b是侧键弹片3的详细结构图,侧键弹片3两侧各设有一凸台31以便接触可靠,图4a、图4b是侧键键帽4的详细结构图,为使滑动操作可靠,侧键键帽4上还设有表面凸起43,表面凸起43边缘还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