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红外线收发功能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1845.2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7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亚明;季文涛;陈士兵;李敏毅;马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哲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线 收发 功能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线收发功能的煤矿井下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强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煤矿生产在井下各工作面都配置有大量便携式瓦斯检测终端设备,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红外线接口,这个接口的任务是当人员将该瓦斯检测设备携带回地面后,通过接口将存储的瓦斯数据转入计算机系统中供研究分析之用,很显然,这种事后数据处理的模式无法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瓦斯突出危险。虽然井上的人员希望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煤矿井下的实时生产状况,以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指挥调度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但是现有便携式瓦斯检测技术不能提供足够的手段,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实时传输数据的工具。在煤矿井下的生产中,为了方便对井下的人或物进行定位,下井人员一般携带有便携式定位装置,当前,用于煤矿井下的定位装置不具有红外线收发功能,也就无法与带有红外线接口的瓦斯检测设备对接,将相关的瓦斯数据通信基站传输到地面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位装置功能不完善的技术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定位装置无法通过红外功能实现井下数据传输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收发红外线数据并与井上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煤矿井下定位装置。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红外线收发功能的定位装置,包括有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及开关电路,所述电源及开关电路连接到主芯片的I/O接口,所述主芯片连接有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有天线;所述主芯片的控制I/O口连接有一红外线收发电路。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源及开关电路设有限流电阻;
在一更佳技术方案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设有限流电阻;
在一更佳技术方案中,所述红外线收发电路设有限流电阻;
在一更佳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装置是定位仪。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电路部分中都设有限流电阻,极好地控制了电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升高;使到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能够符合国家制订的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本定位装置中,有机地结合了红外线收发电路,能利用红外线收发电路与对应的带有红外线接口的井下设备如瓦斯检测仪等进行红外线数据交换,并将数据通过定位装置的原有电路传输给井上监控设备;使得现有定位装置在定位的同时能够通过红外模块收发并传输相关煤矿监测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模块框图及天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中主芯片及红外线收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中信号放大电路及天线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中与非门电路U11及其周边部件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中LDO电源芯片U4及其周边元器件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最大权利范围。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红外线收发功能的定位装置,在外壳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及开关电路,所述电源及开关电路连接到主芯片的I/O接口,所述主芯片连接有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有天线;所述主芯片的控制I/O口连接有一红外线收发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哲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哲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发电机速度控制器
- 下一篇:电压电流源复合型DC/D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