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雷电使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1787.3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简笑英;姚加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笑英 |
主分类号: | C01B31/06 | 分类号: | C01B3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芳;王锁林 |
地址: | 518051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雷电 石墨 转化 金刚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金刚石的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雷电使石墨转化成金刚石装置,它使雷电所释放的能量得到实际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这两种晶体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对石墨施加高温、高压,促使碳原子产生轻微的移动,能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这是已被证实的技术。现有的用石墨制造金刚石技术,如爆炸合成法等,需要通过复杂的设备来实现石墨转变成金刚石需要的高温、高压环境(至少15000个大气压、摄氏1500度的高温条件),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成本高,不够经济。
有关资料介绍:普通雷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而超级雷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100000亿瓦特。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现在雷电能量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每次闪电释放的能量相当巨大,没能加以利用是非常可惜的。如何利用雷电释放的能量来合成金刚石的方案未见有关文献披露。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的石墨制造金刚石技术、雷电能量应用方面存在的欠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雷电使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装置,该装置引用雷电轰击埋在地下的石墨,使石墨在巨大的雷电能量反复多次作用下转变为金刚石,在瞬间最大限度利用了雷电能量,实现了金刚石的低成本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雷电使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装置,包括:金属引雷塔、固定支架以及埋入地下的封闭的石墨室,石墨室内填充有石墨,金属引雷塔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地面上面,金属引雷塔下部的金属导电体穿过地面与地下的石墨室内的石墨接触,雷电产生的强大电流由金属引雷塔导引流至石墨室内的石墨上,产生高温、高压,使部分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
其中,石墨室可以是一个混凝土封闭体。石墨室也可是地面下的一个土坑。
该装置安装在地面上的雷电多发地区。每次雷电发生的时候,通过金属引雷塔的导引雷电直接轰击埋于地下的石墨室内的石墨,产生高温、高压,从而部分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变成金刚石。经过多次的导引雷电轰击,使很多石墨变成了金刚石。
本装置开辟了雷电能量新的应用途径,直接利用雷电释放的能量来合成金刚石,比传统合成方法的成本降低,转化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典型实施例利用雷电使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装置包括:金属引雷塔1、固定支架2以及埋入地下的封闭的石墨室4,石墨室4内填充有石墨5,金属引雷塔1通过固定支架2固定在地面3上面,金属引雷塔下部的金属导电体穿过地面3与地下的石墨室内的石墨接触。雷电在金属引雷塔的导引下,雷电产生的电流经由金属引雷塔流到石墨室内的石墨上,强大的雷电电流在石墨上产生转化需要的高温、高压,使部分石墨在高温高压下改变结构变成金刚石。
图1中,石墨室4是一个混凝土封闭体,它埋入地面下,金属引雷塔1下部的金属导电体穿过地面3、混凝土封闭体的上壁与混凝土封闭体内的石墨接触。上述石墨室4可以是地面下的一个土坑。
金属引雷塔1包括塔身,塔身下部的金属导电体穿过地面与地下的石墨室内的石墨接触,塔身上端设置引雷针。
金属引雷塔1的塔身上端的引雷针包括位于中间的竖直引雷针,在竖直引雷针周围分布若干倾斜引雷针。
该装置安装在地面上的雷电多发地区。每次雷电发生的时候,通过金属引雷塔的导引雷电直接轰击埋于地下的石墨室内的石墨,产生高温、高压,从而部分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变成金刚石。经过反复多次的导引雷电轰击,使很多石墨变成了金刚石。本装置利用雷电释放的能量来合成金刚石,成本降低,转化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笑英,未经简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