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报警式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0007.3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贺智勇;刘开琪;于力;孟宪平;徐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F27D21/04 | 分类号: | F27D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向荣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电弧炉 供气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警式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在炼钢过程中不断被蚀损,由于传统的供气元件残余高度不能测量,过早停炉更换供气元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若过晚更换,当底吹供气元件蚀尽时,就会造成漏钢事故。传统的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由于没有安全报警结构,操作人员无法了解其蚀损程度,难以做到在恰当的时候更换供气元件,因此,既不能保证合理利用供气元件,也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底吹供气元件被蚀损到不安全高度时能明显报警的报警式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技术方案是:在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的下部设置能向操作人员报警的安全结构,这种结构是在供气元件安全高度线以下设置报警钢管,报警进气管直接与报警钢管相接,其进气独立于底吹进气。
根据上述目的和整体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该供气元件由毛细钢管1、耐火材料主体3、气室4、底吹进气管6、气室底板7组成;将供气用的毛细钢管1插入气室底板7中;在供气元件安全高度线之下,在供气元件内底部埋设一根端部封闭的报警钢管2,同时将报警钢管2焊接在气室底板7上,并与报警进气管5相通,其进气独立于底吹进气管6,引出气室4外,与供气系统相接;另外,报警钢管2与流量检测装置连接。
其中,报警钢管(2)高度为供气元件最小安全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在底吹供气元件被蚀损到不安全高度时能明显报警;具有当出现不安全信号时,操作人员便可及时更换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既保证了供气元件的合理利用,也保证了生产的安全的优点。
上述优点具体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安全报警结构的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时,报警钢管通气量为零。当供气元件蚀损到安全高度时,报警钢管被熔通,透气量陡增,在专门的报警通气流量表上立即显示出来,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操作人员即可根据情况及时停炉更换底吹供气元件,防止漏钢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报警式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为毛细钢管、2为报警钢管、3为耐火材料主体、4为气室、5为报警进气管、6为底吹进气管、7为气室底板。
具体实施方案
采用本实用新型报警式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进行底吹供气,该供气元件由毛细钢管1、耐火材料主体3、气室4、底吹进气管6、气室底板7组成;将供气用的毛细钢管1插入气室底板7中;在供气元件安全高度线之下,在供气元件内底部埋设一根端部封闭的报警钢管2,同时将报警钢管2焊接在气室底板7上,并与报警进气管5相通,其进气独立于底吹进气管6,引出气室4外,与供气系统相接;另外,报警钢管2与流量检测装置连接。其中,报警钢管2高度为供气元件最小安全高度。
另外,报警钢管2采用φ6mm的不锈钢管。毛细钢管1的高度为透气砖底部到顶部的距离。该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采用等静压成型,耐火材料基体为镁碳质。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安全报警结构的电弧炉底吹供气元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时,报警钢管由于端部被封闭,流量为零;当供气元件蚀损到不安全高度时,报警钢管被熔通,供气量猛增,在供气流量表上立即显示出来,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操作人员即可根据情况及时停炉更换供气元件,防止漏钢事故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