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媒芯板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336.5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5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信;卓毓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钊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201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媒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于内燃引擎的消音器内的触媒筒体,特别涉及一种可限制筒体内的触媒芯板往废气排放方向滑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迎合愈趋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坊间业者都会在汽、机车或割草机等设有内燃引擎的废气排放通路中设置金属筒体,以内设用来附着触媒的金属芯板;该触媒通常含有Pd、Pt、Rh等贵金属,据以净化引擎废气,进而减轻废气对外界空气质量的影响。
该金属芯板通常是由一平板式及波形式芯板相互焊接结合并卷绕成涡卷状,以植入于筒体内,再与筒体焊结固定成一体,以便于筒体内形成可引导废气的多个通孔。
上述在芯板之间及芯板与筒体之间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并不利于降低其产制成本。为克服此问题,中国台湾公告第386571号专利已揭露有一种可将芯板定位于筒体内的技术,包括在容纳有芯板的筒体双端各自设置多个固定孔,并于各固定孔之间设置固定架,以止挡芯板因高温、震动或废气吹袭而滑出筒体,并防止芯板上附着的触媒因磨擦或碰撞而掉落。但其问题在于必须另设固定孔及固定架,已增加工序,且当筒体欲设置于废气排放通路的消音器内时,也需经由焊接方式将筒体固定于消音器内的隔板上,仍有增加工序而致耗费成本的问题,亟需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于消音器内以阻挡触媒芯板滑移的定位装置。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媒芯板定位装置,包含:
一消音器,连接于一内燃引擎的一废气排放通路上,器壳内设至少一隔板,将消音器内部间隔形成多个相连通且足以引导废气排放的膨胀室;及
一触媒筒体,一体形成于隔板上,且筒体上具有连通于至少二膨胀室之间的一进气端及一排气端,进、排气端之间的筒体内设至少一附着有触媒的芯板,且筒体具有至少一足以限制芯板往排气端方向滑动的挡部。
如上所述的触媒芯板定位装置,其中该挡部为一体形成于筒体排气端上的交叉状、弧曲状或歧片状的挡杆。
如上所述的的触媒芯板定位装置,其中该挡部呈现凹凸或波浪状形体,而具备至少一足以贴触及制动芯板滑动的凹部,及至少一足以和凹部间隔形成一通气孔的凸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触媒芯板定位装置,包含:
一消音器,连接于一内燃引擎的一废气排放通路上,器壳内设至少一隔板,将消音器内部间隔形成多个相连通且足以引导废气排放的膨胀室,且隔板上形成至少一挡部;及
一设于隔板上的触媒筒体,具有连通于至少二膨胀室之间的一进气端及一排气端,进、排气端之间的筒体内设至少一附着有触媒的芯板,该挡部足以限制芯板往排气端方向滑动。
如上所述的触媒芯板定位装置,其中该挡部为一体形成于筒体排气端上的交叉状、弧曲状或歧片状的挡杆。
如上所述的触媒芯板定位装置,其中该挡部呈现凹凸或波浪状形体,而具备至少一足以贴触及制动芯板的凹部,及至少一足以和凹部间隔形成通气孔的凸部。
依据上述,能简化将芯板定位于金属筒体内的加工的复杂度,且提升芯板设置于筒体内的稳固性,并将容置芯板的筒体一体形成于消音器内,以简化将筒体设置于消音器内的加工程序,进而提升触媒芯板及筒体的组装及配置于消音器内的效率。
为能更加详述本实用新型,列举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筒体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筒体的另一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筒体的再一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筒体的剖示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筒体的剖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示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示图,说明触媒芯板定位装置的必要结构技术,包含:
一消音器1,连接于机车的一内燃引擎的一废气排放通路10上,器壳内设至少一隔板2(配合图2及图6所示),将消音器1内部间隔形成相连通且足以引导废气排放的一第一膨胀室11及一第二膨胀室12,第一膨胀室11经由废气排放通路10的一排气管13与引擎相通,第二膨胀室12经由消音器1上的一尾管14与外界大气相通;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钊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钊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回转式排线器
- 下一篇:一种能防止发动机废气嘴喷油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