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需氧量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687.0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肖亚飞;蔡红星;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鸿海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96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需氧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用紫外线照射并通过光谱分析来进行COD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中可用化学方法氧化的有机污染物的氧当量的表示方法,以mg/L来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体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是水中有机物相对含量(水的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现有技术中测量COD方法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如高锰酸钾法、重鉻酸钾法)和紫外分析法,但现有的采用紫外分析法的COD检测仪器,是基于单波长紫外线进行测量,由于污水中的有机物组份种类复杂,并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对某一特定波长产生吸收,因此,用单波长的紫外线进行COD检测无法全面的准确的反映COD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需氧量检测装置,能够在在较大光谱范围内进行COD检测,提高COD检测的准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学需氧量检测装置,包括:
用于盛放待测污水样品的紫外线可透射的样品池;
用于向所述样品池发射紫外线光束的紫外线光源;
用于接收所述紫外线光源发射的透射通过样品池的紫外线光束,并进行分光处理的分光器;
用于接收并检测所述分光器分光处理后的紫外线光束中各波长光束的光强的紫外线光强检测器;
用于根据紫外线光强检测器输出的紫外线光束的各波长的光强计算化学需氧量的数据处理器,与所述紫外线光强检测器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波长的紫外线测量方法,使得测量结果能在较大的应用范围内准确反映COD值,减小了测量误差。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化学需氧量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化学需氧量检测装置中分光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化学需氧量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检测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利用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对紫外线光的吸收的原理进行COD检测的,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对紫外线光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也就是污水中含有机物的浓度与它的吸光度成正比。不同的有机物对不同的波长的紫外光线的吸收度是不同的,根据有机物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的吸收光度,可以选取各有机物的吸光度较大的几个紫外线波段作为检测波段,由于每个选定波段处的有机物的吸光度与有机物的浓度都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所以在某一个选定波段内进行紫外扫描,则对扫描波段内吸光度进行的数值积分后得到的数值与在该波段内产生吸收的有机物的总浓度同样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根据污水在某个选定波段内对紫外光产生的吸光度的积分值,计算出COD值。
水体中的常见有机物污染物成份复杂,包含以下种类,如石油烃类、多环芳烃、硝基苯、苯胺类、酚类、苯系物、挥发酚等,这些物质一般在紫外波段均有吸收,吸收范围位于200-400nm,例如,表一中示出了几种有机物的对应的吸收谱及吸收系数。
表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鸿海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鸿海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产生UV辐射的器件
- 下一篇: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