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链条炉排型煤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966.5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励明 |
主分类号: | F23L5/02 | 分类号: | F23L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89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链条 炉排型煤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卧式链条炉排型煤锅炉。
背景技术
链条炉排是是链条炉的主要部件,燃料层随炉排面一起向前移动,燃料经过预热干燥、着火燃烧和燃成灰烬全过程,最后灰渣随着炉排面的移动而被排出,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则从炉排下部自下而上引入,正因为链条炉排起着移动火床的作用,所以炉排通风性能的优劣对于炉内燃料的燃烧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改善炉排通风性能是改善燃烧状况的有效措施,现有的链条炉的链带式炉排仅适用于散煤燃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链条炉排型煤锅炉,提高通风能力,增加型煤燃烧效率,以适用于型煤燃烧;并且降低环境污染,减轻司炉人员的操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链条炉排型煤锅炉,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室、热交换室以及排烟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包括炉膛和设置在炉膛中的链条炉排,所述的链条炉排包括链轮、链条和炉排片;所述的炉排片与燃煤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两道纵向送风槽;数个炉排风室分段设置在上、下链条之间,每个炉排风室入风口处设置有一个变频鼓风机。
较佳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炉排片与燃煤接触的一面设置有三道或者四道纵向送风槽。
所述的燃烧室设置有长条状的炉拱,炉拱前部向下弯曲。
在燃烧室和热交换室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二次风通道,所述的二次风通道的入风口设置有鼓风机。
所述的排烟室与燃烧室之间设有安全防爆孔,所述的安全防爆孔内设置有限压阀片。
在燃烧室后部设置有自动除灰系统,其包括喷淋装置、除灰滚架和除尘斗车;所述的除灰滚架与所述的链条炉排的上平面相接,所述的除尘斗车设置在除灰滚架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适用于型煤燃烧;提高了炉排片的通风能力,增加型煤燃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使用自动除灰系统减轻了司炉人员的操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炉排片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燃烧室;11-炉拱;12-链条炉排;121-链轮;122-链条;123-炉排片;1231-纵向送风槽;13-炉排风室;131-变频鼓风机;14-二次风通道;20-热交换室;30-排烟室;31-安全防爆孔;311-限压阀片;41-喷淋装置;42-除灰滚架;43-除尘斗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卧式链条炉排型煤锅炉包括燃烧室10、热交换室20以及排烟室30。
所述的燃烧室10包括炉膛和设置在炉膛中的链条炉排12。所述的链条炉排12包括链轮121、链条122和炉排片123(见图3)。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炉排片123结构示意图,在炉排片123与燃煤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两道(在本实施例中为四道)纵向送风槽1231,可使通风量增大,使型煤在链条炉排12上更加完全、充分的燃烧。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将数个炉排风室13分段设置在上、下链条122之间,每个炉排风室13入风口处设置有一个变频鼓风机131。数个变频鼓风机131独立送风,风量可以精确调节,以便控制燃烧及降低烟尘,改变了原有型煤锅炉起火、升温慢,燃烧不充分、炉排面积大、锅炉出力不足的缺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长条状的炉拱11,炉拱11前部向下弯曲,以压制火焰,收集热量,使煤可连续燃烧。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10和热交换室20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二次风通道14,所述的二次风通道14的入风口设置有鼓风机。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送到前拱二次风通道14与二次风充分混合,可使气体完全燃烧,降低排烟黑度,达到环保要求。
所述的热交换室20设置在燃烧室10与排烟室30之间,其采用两回程、折返式设计,减少了炉膛烟气阻力,降低烟囱高度,减小排烟阻力,提高环热效率。
所述的排烟室30与所述的热交换室20连通,将烟气排出,其与燃烧室10之间还设有安全防爆孔31,所述的安全防爆孔31内设置有限压阀片311。当燃烧室10产生爆燃,燃烧室10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限压阀片311被破坏,所述的安全防爆孔31被冲击打开,高压气体可以直接通过排烟室30泄出,保证了锅炉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励明,未经孙励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