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852.0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周大森;张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噪声 电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属于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除必须达到一定的噪声消减量之外,发动机在不同工况运转时对消声器排气阻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适当增加排气阻力可以降低总的排气损失;反之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排气阻力过大会导致使总的排气损失增大。在发动机的每个工况点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消声器排气阻力,对应的排气损失都能被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阻性或抗性消声器的结构参数如排气管截面积基本是固定不变的,排气阻力偏高,不能满足上述的要求,发动机在各工况运转时的动力性能及经济性能不能同时得到最佳体现。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排气管侧面安置次级扬声器,采用“以声消声”的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可以降低排气系的排气阻力,但由于发动机高的排气噪声级以及排气系存在高温的实际情况,这种控制方式距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与上述控制思路相比,在排气管内安置可控阻气阀的方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如ChristianE.Carme在2006年国际噪声主动控制学术会议(Active 2006)发表的题为“Active noise control for large exhaust pipe”的文章,F.fohr,Ch.Carme,J-L.Peube,P.Vignassa,F.Le Brazidec等在2002年国际噪声主动控制学术会议(Active 2002.)发表的题为“Active exhaust line for truck diesel engine”,以及R.Boonen,P.Sas在2002年国际声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ISMA 2002)发表的题为“Design of an active exhaust attenuating valv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engines”的文章中都采用了通过调节阻气阀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的目的。这种方式通过调节阻气阀以抑制发动机排气气流的脉动,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分析,这种控制方式中阻气阀的平衡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发动机排气管的有效截面积是固定的,即排气阻力是不可调节的,不能满足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发动机排气噪声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实现对中、低频范围内排气噪声的电子控制,同时也通过调节排气管有效流通截面积实现对发动机在各工况运转时排气阻力的电子控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可移动的阻气阀4、线性电磁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简称ECU),在ECU内嵌有软件控制程序。其中阻气阀4设置在与发动机排气管道2相连的一个体积相当的缓冲腔3后的管道内,线性电磁阀与阻气阀4相连用来驱动阻气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1内,传声器设置在阻气阀后的排气管道内;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传声器的输出端分别与ECU的输入端相连,分别将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误差信号输入ECU,ECU根据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确定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根据监测噪声控制效果的传声器的输出的误差信号对确定噪声的控制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线性电磁阀驱动阻气阀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消声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根据发动机所处的特征工况实时调节阻气阀的动态位置,有效降低中、低频范围内的由于气流脉动引起的排气噪声;2、能够根据发动机所处的特征工况调节阻气阀的静态位置,将发动机的排气损失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发动机,2、排气管道,3、缓冲腔,4、阻气阀。
图2-1、MC68HC11E9单片机工作在扩展方式的电路图;
图2-2、发动机转速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电路图;
图2-3、传声器检测出的误差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电路图;
图2-4、节气门位置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排气管道2将发动机1的排气口与缓冲腔3的进口相连接。在与缓冲腔3出口相连的管道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阻气阀4,其头部为锥型。在线性电磁阀的驱动下阻气阀与管内锥型阀座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位于阻气阀后面的传声器用于监测噪声的控制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式输送机拉绳跑偏电气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俱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