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44141.6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6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C23C14/14;H05B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8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蒸镀设备,具体地是涉及用于真空镀铝设备的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镀铝技术是采用在容器里的金属铝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呈熔融状态时,其飞散的原子凝结在冷却的非导体表面,形成多晶薄膜的工艺方法。我国真空镀铝的研制工作起步于七十年代,当时的镀铝产品是镀铝纸,主要用于香烟的内衬包装。随着真空镀铝技术的发展。镀铝基材已由单一的纸基发展到聚酯(PET)、聚丙烯(Bfi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纤维布料等多种材料,镀铝产品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印刷、化工、电子等产品的包装。
真空镀铝机是在被镀工件表面生成铝膜的镀膜机设备.主要由真空室,真空排气系统,旋转机构,铝蒸发源,电控系统等构成。目前常用的真空镀铝机(包括光学和金属)包括卧式镀铝机和立式镀铝机,卧式镀铝机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故生产相对稳定。立式镀铝机的生产和研发起步慢,在设备等方面尚存在改进之处。
立式真空镀铝机具有操作简便,成膜速度快,效率高,2个门都带有6轴自公转夹具及铝灯丝电极,在一个门内进行镀铝处理的同时,在另外一个门也可以进行装卸工件以及安装铝材料等作业.故在镀铝业优先采用立式镀铝机。
在上述现有的立式真空镀铝机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因设备本身的设计缺陷,造成大批量镀铝机镀铝不良。废品主要的问题包括变色(应该是雪白且反射性强,现在是变黄变蓝变五彩色)等等,使生产成本过高。
发明人对现有的镀铝机进行了20项左右的改进并重新设计制作部分部件,其中镀铝机电极是比较典型的一项设计.
如图1所示,原有的立式真空镀铝机的电极装置的电极杆1是一根紫铜材料的M8的全螺纹杆,其左边部分上套有固定套2,固定套2通过其两端的螺母5、6来调节其安装孔3与直立的主电极杆(图中未示出)的配合关系。电极头10为一短轴,其左端有一外凸缘7,内有一与电极杆1左端配合的内螺纹孔,电极头10右端有两个垂直于轴线且过轴线的孔,左边的孔12用于插入钨丝,连接正负两个电极;右边的孔13为圆柱销孔。电极头10固定在电极杆2右端通过限位螺母14限位。滑套16为一圆柱筒,其右端有一内凸缘8,滑套16的内孔沿电极头10左端凸缘7滑动,滑套16的的右端内凸缘8沿电极头10滑动,在滑套16的凸缘7和电极头10的凸缘8间安装有回位弹簧18。滑套16右端通过孔13内的圆柱销(图中未示出)限位。
工作中所需的固态铝固定在连接正负两个电极的钨丝上,电极通电后,加热钨丝,从而使固定在其上的故态铝气化,给工件提供所需的铝。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这种电极装置具有以下的缺点:
1、以套装方式安装,调整和拆卸均不方便,同时,螺母上粘上铝后,拆卸困难。
2、紫铜电极使用螺母紧固,导电接触不佳。
3、电极杆采用两处螺纹连接,导电使阻值会发生变,影响点的热效率。而且加工工艺复杂,强度低。
4、采用M8的螺纹杆,最小直径只有6.7MM,强度低,受热后容易变形弯曲。
5、电极头采用孔来安装钨丝,安装不方便。
6、钨丝与滑套点接触,导电接触不良。
电极是影响的其中之一。原有的电极接触面小且连接处多造成使用一定周期电流不稳定,相应的影响到工件的镀膜质量(变色是其中之一)。电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必须清洁保养,电极由于是螺纹形,容易变形,而且调节不方便,清洁保养耗时长。
发明人发现:通过对电极的固定方式和电极的一体化改造,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调整,接触良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用于真空镀铝设备的电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调整,接触良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电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固定连接装置和钨丝卡紧装置,电极为一中部有外凸缘的轴,其右端有一钨丝安装处;钨丝卡紧装置包括滑套、回位弹簧和一限位装置,回位弹簧套在电极右侧靠电极外凸缘上,滑套套在回位弹簧上,可沿电极水平滑动,限位装置位于电极的钨丝安装处右侧,限定滑套的水平移动距离;固定连接装置安装在电极的左端,将电极和主电极杆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一整体结构。
使用整体电极取代通过螺纹连接的电极杆和电极头,一方面加工方便,无需装配,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整体的导电性能好,不会产生阻值突变的影响。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连接装置采用两个半圆槽扣合的方式固定电极。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连接装置采用两个半圆槽扣合的方式固定主电极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依水面实际高度绘制3D水面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字化控制光反应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