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红外全波固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4025.4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1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民;田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增民能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00 | 分类号: | F27D11/00;F27B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红外 固化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节能红外全波固化炉,涉及炉窑固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红外全波固化炉技术领域,应用于窑炉或隧道炉。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传统工业加工一般采取燃油燃气加热,消耗不可再生的宝贵煤炭、石油等资源,热转化效率很低,一般不超过30%,而且排出的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很大,把相当一部分加工成本转嫁给由环境污染来承担。
随着电力的普遍采用,人们又通过高功率的电阻丝通电转换进行加热,其主要依靠了热传递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中的传导和对流,通过加热空气来进行热的传递,热效率也很低,而且对电力消耗很大,形成高能耗产业链的一个症结。
通过可激发红外线的元件进行热辐射的理论研究在国外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达到了一定高度,德国的Heraeus Noblelight(贺利氏特种光源)公司以研制销售红外辐射器以及工业加热系统为主;德国的ELSTEIN-WERK公司在全球推广陶瓷红外加热器。但是,目前这些红外辐射工业产品,普遍采用的是乳白石玻璃管作为辐射元件基体,一部分也采用陶瓷基体元件,但这些辐射基体并不是更高等级效率的红外辐射激发基体,能耗很高;同时,这类产品市场缺乏针对单元用户的系统化设计,电力能源消耗依然保持在高位,达不到红外辐射节能最佳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对节能红外全波固化炉进行系统化研究,设计制造一种节能红外全波固化炉。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固化炉、控制电路在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化炉内胆设有铝板或钛合金板,铝板或钛合金板上设有辐射器,辐射器是在陶瓷连接件上设置反射罩,反射罩上设有辐射元件的结构组成,反射罩反射角α在30~160°范围内,反射罩为铝合金或钛合金薄板,辐射器波长可调范围0.76~1000μm,辐射元件陶瓷基体加钒、钛的结构组成。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效果是由于采用全波段红外(波长范围0.76~1000μm)辐射,比传统加热方式(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方式等热效应高,比传统“远红外辐射”设备能耗更低,可节能30%以上;又由于烘干固化时间短;固化效果(如涂层结合牢度、抗腐蚀抗老化性等参数)强;同时达到安全环保:无三废排放,具备电热设备安全功能保障的市场更新换代产品。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隧道炉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悬挂臂、2-固化炉、3-铝板、4-辐射器、5-反射罩、6-辐射元件、7-陶瓷连接件;
二.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用悬挂臂的隧道式节能红外全波固化炉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2,用悬挂臂的隧道式节能红外全波固化炉(2)内胆设有铝板(3),内胆内侧的铝板(3)上固定有陶瓷连接件(7)、反射罩(5)、辐射元件(6)顺序连接组成的辐射器(4),内胆内侧上端设有悬挂臂(1),反射罩(5)的反射角α为60°。
见附图1、2,通过控制电路通电启动,辐射器(4)预热2分钟后,需烘干的工件挂在悬挂臂(1)上向前运动,带动需烘干固化工件向前运动至固化炉(2)内胆中,转为实际辐射加热,在固化炉(2)炉胆内运动过程中,工件被辐射加热8分钟后完成固化,出炉,冷却。为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的是悬挂臂连续运转方式,完成批量工件的加热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增民能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增民能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