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簸箕型鼠标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227.3 | 申请日: | 200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5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申金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金坡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300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簸箕 鼠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鼠标器结构,通过其本体前端下陷产生的簸箕型结构,可以让使用者操作鼠标按键的手指在两次按键的间隙以较弯曲的姿势等待,同时手掌也可以得到鼠标后部份拱起的脊背的支撑,缓解疲劳的产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进步,电脑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人需要长时间的操作电脑。作为最主要的输入设备之一,对鼠标器长时间操作带来的手、腕、肩的疲劳疼痛也困扰着人们。疲劳的根源是长时间的压力和肌肉紧张,这其中一个现象导致一个重要的动作姿态:按键的手指(一般为食指和中指)需要保持在鼠标按键上方以便随时按键,但因为按键的动作只是一瞬,为了保证不在不需要的时候触发按键,两根手指一直虚悬在按键上方,整个手掌手势的保持也主要是为了保持按键手指虚悬的地位,这造成手背肌肉和前臂肌肉的长时间紧张。从鼠标的结构来看,一般的鼠标前段表面的走向都是成直线或弧线下垂的,指尖相较指根处于一个更低的更接近桌面的位置,但是这一下垂的角度和弧度对手指的要求基本上需要手指是平直的,因为手指只能以基本伸直的姿态虚按在按键上方,要想更弯曲就只能更抬高手指。就是说按键的手指不仅要保持虚悬,还要保持伸直,但微微蜷曲的姿势才是手指自然的、轻松的姿势。现有的许多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鼠标,极好的追求了鼠标外形与手掌形状的贴合,使拿握鼠标的手感非常舒适,也减缓了手掌的部分疲劳,但是对于上述按键手指姿态的改善却无重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以改善按键手指的姿态为目标,从而达到减缓手掌保型压力、缓解手背和前臂肌肉紧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鼠标前端按键所在部分上表面下陷,并保留部分侧壁结构,从而在前端形成一个簸箕型结构,按键处于簸箕形状的底部;由簸箕型结构向后的鼠标体后部分仍保持正常的形状和高度。这样按键处于一个远离指根的较低平面,左右侧保留的侧壁可以保证在鼠标器前段按键平面厚度变薄的情况下拿握的方便,鼠标体后部隆起的脊背可以正常支撑手掌的按压,而按键手指在簸箕形状的凹槽中获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更自由更大幅度的弯曲。按键平面不再支撑和阻挡手指的第二和第三指节了。
为了降低按键平面的高度,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按键、微动开关、电路板需要的高度并不很多,最主要的高度由滚轮和中键带来,滚轮的直径一般比较大,而中键的微动开关经常是安排在滚轮轴的下边,进一步提高了滚轮的高度。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将中键和滚轮分离,进一步下挖滚轮位置在电路板上的切口使滚轮轴接近电路板平面,适当减小滚轮直径,或者采用更薄的替代结构比如“触摸式滚轮”技术来代替滚轮的作用。在已有的鼠标产品中,薄结构的鼠标器按键部分的厚度不高于15毫米,而标准鼠标的按键尾端高度不低于30毫米,所以在鼠标体前端将按键面下陷形成低键面凹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已有薄结构的鼠标多追求便携,整体都很薄很小,所以使用感受并不很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等轴测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结构的效果比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中,1.凹槽侧壁,2.鼠标左键,3.鼠标右键,4.鼠标滚轮,5.鼠标中键,6.本鼠标脊线,7.传统鼠标脊线,8.触摸式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等轴测立体视图和俯视图。在图1和图2中可见:按键和滚轮布置在鼠标体前端下陷形成的簸箕型结构的底部,其左右两侧保留有部分的侧壁结构(1)以保证持握的方便,由簸箕型结构向后的部分仍保留正常的形状和厚度,来给予手掌支撑。在按键平面上滚轮(4)和中键(5)被拆分以减低高度。因为凹槽的存在,手指在其中获得更大的空间可以灵活运动,所以操作中键时也不会觉得不方便。
在图3中显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鼠标结构时按键手指的活动空间和姿势对比。其中图示(6)所指示的虚线是穿过凹槽中心的表面线,代表了手指可触摸的范围底限;图示(7)所指示的虚线是传统鼠标会采用的表面线,手指在其上被其所承托,无法进一步弯曲,倘若弯曲只能顺其表面拉高指尖,致使手指抬的更高。
在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展示了采用新兴的“触摸式滚轮”技术时的产品外形。因为触摸式滚轮更为扁平,按键平面的高度可以降的更低,并且不用分离滚动结构与中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金坡,未经申金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处理装置以及真空处理方法
- 下一篇:直行进液压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