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照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315.1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辉;吴庆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8 | 分类号: | F21L4/08;F21V15/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丽娜;陈肖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明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于物体上、以作为辅助照明使用的辅助照明器,适用于辅助照明器、手工具等或类似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工具若使用于夜晚、机器背后或阴暗的缝隙中...等地方时,常有亮度不足之处,在此情况下要增加手工具施作点的可见度,通常需要通过他人协助,在一旁以手电筒对着施作点照明,或是自己一手拿着手工具,另一只手握持手电筒来加以辅助照明施作点,倘若施作时需两手握持手工具而又独自一人时,甚至会利用将光笔(或是其它小照明器)含在嘴巴上,藉此照亮所需照明的施作点。
因施作点亮度不足的原因,造成诸多不便之处,故在手工具上加设辅助照明设备以方便使用的想法,已屡见于前人的实用新型中,如TW公告编号第459603号手工具的照明结构改良,该专利于手工具的金属握柄内贯穿有一中空腔室,该中空腔室依序嵌设有一灯泡、一弹簧元件、一电池组、金属弹簧及金属旋钮底座,并通过旋转调整该金属旋钮,使其达到操控启闭手工具照明光源的效能。而另一专利证号第M277860手工具辅助灯,该专利设有一夹合装置,该夹合装置用来将辅助照明装置定位于所要装设的手工具上,藉此达到辅助手工具照明的目的。
然而,上述两种的手工具辅助照明结构,虽皆可达到手工具于操作使用时具照明功能的目的,但却各有其缺点,其一是无法通用于不同用途的手工具及不同尺寸的工具柄上,必需在制造生产每一只手工具时,同时加附照明结构零件,其二是该手工具辅助灯的结构复杂、装配过程繁琐,且零件众多故成本亦高,此为其最大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希望能提供一种构件精简的辅助照明器,并可套设于不同的物体,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照明器,通过该壳体设有一中央通孔,且于壳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一发光元件及电池,而该至少一发光元件与电池电性连接,以使电池作为该发光元件的电力来源,再将该壳体套设于一物体上以达辅助照明用途,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的辅助照明器,通过于壳体的中央通孔处设有一套件,该套件设有中心洞孔,该套件的中心洞孔可设为不同大小尺寸或形状,使该壳体可套设于各种物体上,而用于各种手工具或不同尺寸的工具柄上,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照明器,通过该发光元件可设为发光二极管(L E D)及激光二极管,使该辅助照明器可用于需光源平行且集中的地方,进而使用在不同用途的地点或场合,以增加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照明器,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设有一中央通孔,该壳体的内设有至少一发光元件及电池,而该至少一发光元件与电池作电性连接;藉此以提供辅助照明。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辅助照明器可以套设于各种物体上,而用于各种手工具或不同尺寸的工具柄上,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 辅助照明器
11 壳体
11a 上壳体
11b 下壳体
111 结合部
112 控制开关
12 发光元件
13 导电片
14 负极通电突点
141 正极通电突点
142 电池盖
15 套件
151 中心洞孔
152 套合部
16 电池
17 电路板
171 正极导电片
172 负极导电片
18 转环
19 垫圈
20 起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