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污水净化自动增压回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711.2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峰;李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雪峰;李学海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淑芬 |
地址: | 751100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污水 净化 自动 增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的回收利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净化自动增压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城市给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3年公布的《21世纪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源不足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城市缺水现象越来越突出,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个,每年因城市缺水影响产值2000亿元以上,影响城市人口约4000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居民习惯上确仍然在用饮用自来水冲洗座便器、冲便池、洗拖把,这即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导致了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从而对江河湖泊的水源造成污染,而国家为治理污染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但收效甚微。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农民工的入城,城市饮用水耗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将会造成更严峻的问题。改变城市居民用水习惯,在居民家中推广一种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选材环保,便于操作,能充分回收净化生活污水的回用装置,已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已出现了一些家庭污水净化回用装置,尤其是污水净化技术已相当成熟,如中国专利技术《壁挂式生活污水净化节水器》(授权公告号:CN2545184Y),《家庭污水处理循环使用装置》(授权公告号:CN2542728Y),《冲便用节水器》(授权公告号:CN2578400Y),《生活废水再利用的自动控制装置》(授权公告号:CN2431315Y)等等。尽管如此,但确实都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两点缺陷:一是都没有解决无耗能自动增压问题,离开了电动抽水泵就无法实现净化水自动流动,实现方便使用的目标;二是技术含量太高的家庭污水净化循环使用高科技产品,不但其生产难度大,成本高,最重要的是当居民在花费高额代价安装后,虽节约了水费,但仍要支付电费,加之使用后维修难度大、售后服务比较麻烦、各种耗材代价大,成本高,故难已形成大面积推广和普及的局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实现节约水源,减少城市污水排放量,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操作、维修简便,使用成本低的生活污水净化自动增压回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自动增压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位储水箱、污水净化过滤接收器及水动吸水扬水增压泵,所述污水净化过滤接收器安装在生活污水排水口下方,其下端设有净化水输水管,该净化水输水管通过输水管道与高位储水箱连接;所述高位储水箱的上端设有溢流管,下端设有出水管;上述水动吸水扬水增压泵安装在自来水主管道上,且其扬程出口与输水管道连通;
所述的污水净化过滤接收器上也设有溢流管;
上述溢流管与楼内所设的共用溢流管道连接,并最终汇集到室外的储水池中;
上述出水管与座便器的进水管连接;
上述座便器的进水管同时与自来水主管道相连,且在自来水主管道、出水管及座便器的进水管的交汇处设有左右转向阀门;
所述净化水输水管及出水管上均安装有水过滤滤头;
所述高位储水箱、污水净化过滤接收器及室外的储水池中均安装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为丝瓜纤维过滤网、砂石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
所述高位储水箱、污水净化过滤接收器及室外的储水池的底部还设有活性碳净化层;
所述的生活污水排水口指的是厨房洗菜盆下的排水管出水口、卫生间洗面盆下的排水管出水口及卫生间收集洗澡和洗衣用水的地漏,上述三处处理后的净化水由同一输水管道送入高位储水箱中;
所述洗澡、洗衣用水副水管道上增设有水动吸水扬水增压泵;
所述的水动吸水扬水增压泵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动力装置,包括泵体外壳和自来水推动叶轮构成的动力旋转部分,在泵体外壳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和自来水出水口;另一部分为吸水、扬水增压装置,包括净化水泵壳和净化水吸水扬水增压转芯,在净化水泵壳上设有净化水吸水口和净化水出水口;上述两部分的内腔通过中间所设的分割挡板分割。
本实用新型的生活污水净化自动增压回用装置的具体安装使用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雪峰;李学海,未经马雪峰;李学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载控制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网络设备配置系统和方法